信宜市平塘镇

家乡区县: 广东省信宜市

   平塘镇位于广东省信宜市东北部,处东经111°46′~110°30′,北纬22°21′~22°32′之间,距市区100多公里。该镇是一个山区镇,全镇面积190.5平方公里。镇人民政府驻林垌村,共辖21个村委会,108个自然村,592个经济合作社。全镇人口56554人,其中农业人口53198人,占97.5﹪;非农业人口1356 人,占2.5﹪,人口密度为286人/平方公里。

   地处山区的平塘人,农村各种生活习俗与其它地方基本相同。语言全部讲涯话(客家方言),被称为“古代汉语的活化石”。平塘人多从江西、福建、广东珠矶港一带迁来,语言一直讲客家话,当地人说是“讲涯”。如下雨(落水),吃早饭(食朝),吃午饭(食宴),吃晚饭(食夜),鸡蛋(鸡春),我不去(涯冇去),白天(日间),中午(宴昼),黑夜(天暗),骂人(笨七)、(吊惹美)等等。
   平塘饮食习惯普遍以大米、番薯、木薯、玉米等为主食,以猪、鸡、鸭、鱼、蔬菜及豆制品为菜肴,一日吃三顿。山里人好客热情,朋友见面点头、问好。凡嫁女、娶媳妇、做生辰、建新屋进宅、生孩子办满月或亲朋聚会等喜庆日子,均习惯摆酒请客。除本族客人外一般发请贴,以示尊敬。
平塘人居住,过去多数人住泥砖屋,称一座三间、五间、七间,有钱人建屋用青砖,一般做可做二座或三座,屋内有天井,地面铺上上分别正方形或长方形砖,屋顶檐角起锅耳,也叫锅耳屋。现在农民大部分人兴建混凝钢筋小楼房。一般三至五层,高的一般七八层,全部用瓷片贴墙,较美观大方。
平塘过去男女结婚礼仪颇多,一般分相亲、订婚和结婚三个阶段。经媒人介绍或自由恋爱,约定时间。女方到男方家考察(俗称相睇)。男方接待膳食,给女方“利时钱”。开始谈婚。男女双方同意后,男方便备办礼物订婚,叫回成、酒担,或去定头。一般男家要行帖,送去衣服、手镯、槟榔、糖果、饼等物品,有的女方回对新油瓷(瓷内装些油,外面用红绳扎成双)一对鸡、两条裤或布料。有的女方回文房四宝和鞋布等物。结婚前,男方要向女方送帖。预报结婚日期,表示某日迎鸾,俗叫“送日子单”。帖中的仪目用词讲究,全讲套话,如“德禽”(鸡)几翼、“家雁”(鹅)几掌、“鲁酒”几埕、“龙凤”团圆饼(父母饼)几对、“桂子”饼、“龙头”饼多少等等。男方除送礼物外,还封礼金、乳金(给新娘母亲) 冰礼(媒人钱)女方封回男家称“月老”。此外还封“百须花红”(给新娘姐妹的钱)、“祝神花红”(烧纸钱)、“刀砧花红”(即表示动了刀和砧板)、“脚花红”
结婚时,新娘乔装打扮。建国前,新娘出门时。子女多、生活好的人给新娘梳头,边梳边唱“梳头歌”,新娘唱哭嫁歌。迎亲这天,舅家要送礼物,一般都有4担,即米、肉、酒、饼。最少也要送两担,送双不送单数。旧式礼仪,迎亲用花轿,有“八音班”或大小吹打一路奏乐。新郎不去接新娘,只去一个称“大姐”的妇女服侍新娘。新娘回来时,有的女方派一个“大姐”侍候新娘,弟弟担伞在轿前走(俗称担伞舅) 有饯人也有请担伞舅和送婢女服侍新娘的。出门后要分“姐妹钱”。新娘穿黑衣黑衫,面前挂一面镜,新娘在路上一般不说话,就是见了熟人也不打招呼,如碰上另一个新娘,便互换手帕。新娘到家后,男方鸣放鞭炮表示欢迎,山新郎或牵轿娘带入新房“拜灯”、“合灯”,把两支灯合成一支,而吃“和顺洒”。解放后,农村结婚坐轿、梳头、哭嫁的习俗逐渐废除,新郎、新娘领取结婚证后,生择吉日,由新郎骑单车或请汽车到女家接新娘,但新房内点两盏灯的习惯仍有保留,以示光明。
   新娘接回后,次日早上拜堂,小两口先拜天地,后拜祖宗,再拜家公家婆和宗族长辈。拜时只两跪两拜,表示好事成双,受拜者要给红包,一般有两种形式:水仪(新娘送手巾给客人洗面时给的)、茶仪(新娘给客人送甜茶时给的)婚后三天,新郎、新娘到女家拜见岳父母,叫做“三朝转门”。现在有的结婚还按一些旧俗,一般都办结婚酒,请亲戚朋友及村里邻里庆贺,也有的一切从简,不办酒席。
   平塘人喜欢冲热水凉,不论夏天冬天都用热水冲凉,冬天热水水温较高,冲得热气腾腾,浑身发烫,对洁身健康都很有利。平塘人吸烟惯用竹烟筒,当地人叫“大碌竹”,几乎每个烟民必备一支。水烟筒是选择有一点弯曲的毛竹头部,一般大小以直径7厘米为宜,长度长的约50—70厘米,短的20—30厘米,从上而下将竹节打孔至中部再斜开一洞,插一小铜管或小竹管作点烟丝的地方,竹筒内装着水,用整个嘴对着上部开口处吸烟,吸时大竹水烟筒“咕噜咕噜”地响个不停。据说,这样吸烟,烟要经过水的过滤,可减少了烟尘和尼古丁,故而比吸干烟较科学环保。

网络营销个人主页:http://www.wm23.cn/suchan

微博:http://weibo.com/p/1005052621559282/home?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282769663

博客文章: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ae0aaff0102v5ai.html

 

suchan(2014-11-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