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37

家乡区县: 乌海市乌达区

作为一座以资源起家的城市,乌海一直在谋划着转型升级之路,探索着科学发展之策。
可是,怎么转?转什么?向哪儿转?面对这个决定着乌海发展未来的话题,全市上下一直在思索、一直在探索、一直在摸索。
“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既要依托资源优势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又要实施多元化发展战略,发展壮大接续替代产业,培育新的产业支撑。”市委、市政府在认真 分析经济发展形势、结合地区实际的基础上,以“壮士断腕”之魄力果断决策、明确定位:不能继续躺在资源上睡大觉,一定要提前谋划,赢得主动!
几年的实践也证实,城市转型和经济转型的逐步推进,已为我市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带来了新生机。但在发展中依然存在产业结构单一、层次较低等亟待解决的困难与问题。
“‘8337’发展思路为我市的进一步转型发展更加明确了目标、指引了方向。”一位在政府部门工作多年的干部如是认为。
事实也如此,在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提出以来,全市干部群众如饮甘醇,在不同区域、不同层面、不同领域中掀起了学习贯彻落实“8337”发展思路的热潮。
思想统一了,带来的必然是人心向前、人心思进,全市上下精神状态为之一振,发展激情空前高涨,发展劲头空前十足。
干!呼声四起,激情迸发。
可是,要切实把“8337”发展思路细化实化具体化,需要的不仅是干劲,更需要破题之举。
在审时度势、高瞻远瞩的基础上,我市及早谋划,全面破题,确立深入实施“一个中心、两个转型、三个率先、五个乌海”发展战略。
“一个中心”即建设自治区西部区域中心城市;“两个转型”即加快推进经济和城市转型;“三个率先”即率先实现GDP、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2010年,全市GDP为391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为19741和9245元。2015年,GDP将达到878亿元,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4万元和 2万元以上,实现翻番目标),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五个乌海”即按照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要求,建设富裕、宜居、美丽、和谐、幸福乌海。
结合当前发展,我市逐一对照“8337”发展思路,逐一细化实化发展目标,主动在自治区发展思路中找定位,找出路。
——加快推进焦炉煤气制天然气、抽水蓄能、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清洁能源产业发展。
——加快发展“煤电产业一体化”,发挥“煤电产业一体化”最大优势。
——加快“国家级”煤焦化和氯碱化工基地建设,并把其作为全市产业发展的基础优势和支撑。
——加快发展陕汽新能源汽车、唐山神州机械等装备制造、非资源型和战略性新型产业。
——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鼓励发展葡萄、蔬菜、瓜果、花卉苗木产业,建设葡萄蔬菜等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
——依托海勃湾水利枢纽工程将蓄水形成的“乌海湖”,加快发展旅游产业。
——大力发展非公经济,着力发展市域经济、区域经济,全力保障民生和社会事业,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不论是“五大基地”建设,还是各项工作重点,个个有回应,件件有落实,项项有内容,不打折扣,不做虚功,与我市的发展相融互促、相推共进。
一个个明确的目标,如同一声声吹响的前进号角,激群情,凝人心,增动力,把全市干部群众的精力全部放在了抓项目、抓工程、抓发展上,把心思全部用在了多谋事、多想事、多干事上;把有限财力用在了抓大事、办大事、干大事上。
一项统计数据显示:1至9月,全市民生和社会事业累计支出同比增长23.7%,占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3.8%,但全市“三公经费”却同比大幅下降。

全面规划全面落实中发展

5月29日,乌海代表团赴港招商,达成5个项目合作意向。
7月22日至24日,市委书记侯凤岐率队赴浙江考察,期间,乌达区、市利尔公司分别与台州部分企业达成化工原料包装桶和生产医药中间体投资合作意向。
8月15日,天津市亚东集团萘系产品制造项目落户海南经济开发区。
8月27日,北京成城交大建材有限公司甲醛及高效能减水剂项目同样落户海南区。
8月27日,乌海国际陆港项目签约。
9月,北京紫荆控股有限公司年产20万吨新型空冷贝氏体钢产业化项目、月星家居项目等签订合作协议……
据统计,2013年全市共实施招商引资项目202个,引进到位资金271亿元,同比增长13%。
与此同时,东源科技1,4丁二醇、宝化万晨煤焦油深加工、神华硝安等一大批主体产业延伸提质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
“8337”在乌海,已切切实实细化实化到每一个具体项目上,具体到每一项工作实践中。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力度加大。目前,全市煤炭资源就地转化率提高到90%以上。2012年全市确定的68个重点项目中,有55个是非资源型或产业链延伸项目。
在能源化工产业大力发展的同时,建材、钢铁冶金产业进一步做强,海美斯陶瓷、赛马煤矸石制水泥和乌海化工、君正电石渣制水泥等项目进展顺利;蓝星玻璃低辐 射镀膜生产线投产;钢铁产业延伸升级,具备了120万吨生铁、120吨钢和120吨轧材产能。两大基地建设加快,行业引导力逐步加强。
重点项目落地有声。前8个月,全市开工项目497个,同比增长50%,本年新开工项目302个,同比增长41%;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73.44亿元,同比增长23.8%,创今年以来增速新高,增速居自治区第四位。
非公经济加快发展。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金融业发展优惠政策暨管理办法》《关于中小微企业发展扶持优惠政策》《乌海市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的实施意见》等 一系列配套政策,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非公经济乘势而上。仅1至8月,非公企业工业增加值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 80.3%,拉动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5个百分点。
城市转型扎实推进,生态建设成效明显。我市启动实施了《乌海及周边地区城镇总体规划》《乌海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 工程开始蓄水,滨河一期服务功能不断完善,二期、西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旧城改造同步推进。全年实施了25项绿化工程,目前已完成造林作业面积5.6万 亩,用于绿化造林及配套设施投入资金达21亿元,是历年投入最多的一年。
民生和社会事业持续改善,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1至9月,在财力趋紧的情况下,我市用于民生和社会事业的支出达40.23亿元,占全市公共预算支出的 73.8%。就业形势基本稳定,低保标准由每人每月400元提高到470元,补差水平由222元提高到252元;继续提高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在原 有基础上人均增加100元;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2439套……
相关统计数据也显示:预计今年1至9月,全市经济继续保持平稳发展态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400亿元,同比增长10.5%;地方财政总收入完成73.79亿元,同比增长8.8%,高于自治区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区第四位……
科学发展,已是时下乌海的最强音;加快发展,更是全市人民的最大梦想和心愿。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新起点带来新机遇,新压力激发新动力,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全市上下必将激情满怀、信心百倍,全力以赴抓转型,同心协力促发展,“一个中心、两个转型、三个率先、五个乌海”发展蓝图将指日可待

康海霞(2014-11-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