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关街是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它东至古运河边,西至国庆路,全长1122米,原街道路面为长条板石铺设,这条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冲,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文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
商品发展
东关街条街上“老字号”商家就有开业于1817年的四美酱园、1830年的谢馥春香粉店、1862年的潘广和五金店、1901年的夏广盛豆腐店、1909年的陈同兴鞋子店、1912年的乾大昌纸店、1923年的震泰昌香粉店、1936年的张洪兴当铺、1938年的庆丰茶食店、1940年的四流春茶社、1941年的协丰南货店、1945年的凌大兴茶食店、1946年的富记当铺,此外还有周广兴帽子店、恒茂油麻店、顺泰南货店、恒泰祥颜色店,朱德记面粉店等。这里是扬州手工业的集中地,前店后坊的连家店遍及全街,如樊顺兴伞店、曹顺兴箩匾老铺、孙铸臣漆器作坊、源泰祥糖坊、孙记玉器作坊、董厚和袜厂等。
美食文化
东关街也是美食街,整个东关街有很多着名小吃,最好吃的是建湖藕粉圆子,藕粉圆子是建湖地区最有特色的小吃,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传统的汤圆都以糯米粉作原料,而藕粉圆子的制作可谓独具匠心,除以藕粉做外皮外,其馅心也很精美,是将腌渍过的糖 猪油做馅料,然后以金桔饼、核桃仁、花生仁等多种果料混合制成。藕粉圆子既可作为时令小吃,亦可作为筵席佳肴,其特别是外层均匀圆滑,富有弹性,色泽透明而呈深咖啡色;馅心甜润爽口,汤汁带有浓郁的桂花味。
历史名胜
和东关街紧紧相连的是东圈门古街区。两条街现已结合起来共同规划、整治、开发,能凸现扬州文化名城的非凡品位。这里除有老字号店铺外,还集中了众多古迹文物有个园、逸圃、汪氏小苑,有扬州较早创办的广陵书院、安定书院、仪董学堂,有明代的武当行宫、明代的准提寺、马监巷内有建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的清真寺,有东关街西头香火很旺的财神庙,广储门街口的砖砌圈门,拱门上还镶嵌有“盛世岩关”四个大字。如今东关街东街口又发现了宋大城东门双瓮城遗址。名人故居就更有不少,其中有江上青(东圈门16号)、刘文淇(东圈门14号)、金农(三祝庵)、汪伯屏(地官第14号)、何廉舫(东圈门22号)、洪兰友(地官第10号)、熊成基(韦家井6号),曹起蟳(东关街238号)等。
历史故事
安岐斗富出奇招
扬州东关街的安家巷与一位韩国人有关,他叫安岐。清康乾年间,安岐随高丽贡使入京,后在扬州经营盐业,成为富商。扬州盐商之间喜欢斗富,而安岐善用驯养小动物的技能出奇制胜。一回,安岐与盐商马某比财宝,马某捧出一株东海珊瑚,众喝彩。安岐拎来一只鸟笼,内有八哥。马某笑曰:“莫非八哥是金子铸的?”片刻,八哥开口说话:“我是活宝,我是活宝。”大家公认“活宝”把死宝比下去了。又一回,扬州盐商请河道总督赵世显饮酒,争相巴结,献出珍奇古玩无数。赵问安岐:“你为首富,可有赠物?”安岐嘱两美女捧双锦盒呈上,赵世显揭开后,两只关东貂鼠跃然而出,整齐划一地向赵拱手作揖。赵开心大笑,曰:“今日最费心的当数安岐。”
安岐非常崇敬中国文化,藏书极为丰富,且多为善本、珍本,其所著《墨缘汇观》一书,对中国历代书法作品均有精辟的点评。
吴王占卜斗鸡台
壶园的北面有个地名,叫“斗鸡场”。扬州斗鸡习俗与吴王夫差有关。
吴王夫差开邗沟、筑邗城后,闲来无事,便斗鸡取乐。他出征前喜欢用斗鸡来占卜,便雇用一名高手驯养自己的鸡。几十天后,那只鸡已被驯到“呆若木鸡”的程度,看起来寂静淡漠,其实是内藏锋芒。吴王伐兵齐鲁时,先在斗鸡场决战,其他的鸡见到吴王的鸡如鹤立鸡群,目中无物,吓得全部溜走,吴王的鸡不战而胜。吴王也果然得胜而归。后人把“呆若木鸡”当成笨蛋,实在是对原意的曲解。
到了清代,每年农历正月初二,扬州都要举行斗鸡比赛。比赛地点,就在壶园北面的斗鸡场。康乾年代的王锦云有诗为证:“法雨慈云驯象院,落花飞絮斗鸡场。”
残碑孑立二郎庙
二郎庙巷在东关街北,只是一条陋巷而已。二郎庙在扬州文化史上最重要的意义是阮元在这里发现了宋代残碑。
清嘉庆丙寅年(1806),43岁的浙江巡抚阮元,前去准提寺访客,路经二郎庙菜园时,无意中发现绿油油的蔬菜中有块废弃已久的古井石栏,上面似乎隐隐有字痕。阮元觉得此石不寻常,立刻取水洗石,用纸拓字。经过仔细辨认,石头上刻的竟是“囗熙十囗三公石囗”数字。“熙”字上面的一个字残缺不全,像是“淳”字。阮元想到以“熙”字为年号而时间超过十年的,只有宋代的“淳熙”,便断定这是宋代残碑。于是,一块不为人注意的残石,在学者眼中成了至宝。隔日,阮元亲率力夫将宋代残碑移至准提寺东廊,镶嵌于西楼壁上。
后来,有学者评价:“扬州遍地是宝,连菜园中都有旷世奇宝”,此说出处即为二郎庙。
深巷走出田贵妃
崇祯皇帝有个非常宠爱的贵妃,叫田秀英。她出生于东关街的一条小巷中,自幼受母严格教诲,秀外慧中,多才多艺。进宫后曾亲手绘制《群芳图》二十四幅,呈崇祯御览,崇祯称奇。
田贵妃还无师自通地学会园艺设计。她见自己居住的承乾宫,万仞宫墙,眼空无物,便依照扬州园林进行改建——拆高墙,树栅栏;筑假山,栽花草;挖池塘,养金鱼;建廊道,遮烈日。崇祯游到此处,激赏不已,对田贵妃更加宠幸,常与她嬉戏温存,引来周皇后妒火中烧。
皇宫里经常举行骑射比赛,田贵妃能够单足立于马蹬,百步穿杨,锦衣卫们感叹,“田贵妃若驰骋疆场,定然巾帼不让须眉。”
扬州民间为了纪念这名才女,将其出生的小巷称为“田家巷”。
射虎高手祁友蒙
东圈门20号为祁家大院,三代主人均为风流人物。
第一代主人祁隽藻(1793-1866),有“三代帝王师”之称。第二代主人祁世长,系祁隽藻之子,官至工部尚书。官运不佳却名噪一时的是第三代主人祁友蒙——祁世长之侄,他曾做过“候补知府”。辛亥革命后,再无机会“转正”,便组织“竹西后社”,以射虎为乐。
祁友蒙擅长以《红楼梦》人物编谜,传诵一时的有:“莫等闲,白了少年头”,谜底为惜春;“天气预报”,谜底为晴雯;“出家无形”,谜底为空空道人;等等。有一年元宵节,祁友蒙编了个灯谜:“严监生临终伸指”(打《红楼梦》人名二),数日无人能猜出,求他公布答案。祁友蒙笑答:“严监生这个守财奴嫌灯太亮了,浪费灯油。谜底应是‘云光,大了’”。众服。
2004年9月,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百年谜品》一书,撷取祁龙蒙众多佳谜,被射虎爱好者津津乐道。
琼花不媚隋炀帝
隋炀帝眼见国库充盈,变得骄奢淫逸。有天夜里,他做了个梦,梦见一种非常漂亮的花,但不知叫什么名字,产于何地,醒来以后,命人依他所述画成图形,到处张贴皇榜寻找认识者。当时在扬州见过琼花的王世充恰好在京城,便揭榜进宫,告知隋炀帝,图上所画之花叫琼花,生在扬州。
隋炀帝听后,欲罢不能,号令开凿长达千里的运河,建造如宫殿华丽的龙舟,并在运河沿线遍植柳树,据说,柳树被称为“杨柳”正与隋炀帝有关。隋炀帝携皇后和嫔妃下扬州看琼花时,还强令无数民间靓女背纤,自己站立船头观“细腰纤腿,款款前行”,一时民怨沸腾,民变蠡起。
待到隋炀帝抵达扬州,满树琼花皆落。后人说,琼花乃有情之花。
四相簪花芍药巷
芍药与琼花同为扬州市花,古时扬州芍药最盛之处为芍药巷。
相传北宋年间,韩魏公韩琦镇守扬州,芍药巷中有株芍药开了四朵花,花瓣深红,腰有金线,属极难得的“金带围”。韩魏公亲临观赏,十分喜爱,见花有四朵,想再请三位客人,一同赏花。
当时的扬州有两位文化名人,一为王安石,二为王珪。韩魏公思忖,花有四朵,人只三个,未免美中不足,随意请个人罢,名望却又配不上。正在踌躇,忽有一人来拜,却是陈升之,也是一位大名士。韩魏公大喜,次日在这芍药圃前大宴,将四朵金带围摘了下来,每人头上簪了一朵。这四人后来都官至宰相,从此留下了“四相簪花”的故事。
撰联圣手方尔谦
1872年,方尔谦出生在扬州东关街的一个书香世家,自幼才思敏捷。他14岁时,父亲带其游焦山,山上有尊四面佛,方丈见年少的方尔谦谈吐不俗,有心试其才情,当即指着佛像口诵上联:“面面皆空,佛也须有靠背。”尔谦即应答:“高高在上,人到此要回头。”
方丈称奇下联出语不凡,意象超逸。
1915年,方尔谦到天津主持《津报》,文章言辞犀利,语气峭拔,袁世凯慕其才名,延聘他为儿子 袁克文的家庭教师。方、袁两家遂成世交。后方女方庆根,嫁袁世凯之孙、袁克文之子袁家嘏,两家结成亲家。
方尔谦虽与袁世凯有知遇之恩,但深明共和大义。反袁将领蔡锷去世后,他曾代小凤仙撰挽蔡锷联:不幸周郎成短命;早知李靖是英雄。联语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作了寓意深刻的评判。
金农作诗助盐商
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初来扬州时,客居天宁寺。一天,一位盐商慕金农诗名,在平山堂设宴款待, 并邀来扬州众多名士相陪。席间,有人提出每人吟一句古人有关“飞红”的诗句来助酒兴。依次轮到这位盐商时,苦思了好一阵未想出一句。众客要他罚酒,他忽然说:“我有了。”随口念出一句“柳絮飞来片片红”。众人听了大笑,齐说白雪似的柳絮,能“片片红”吗?正在尴尬间,金农起身说:“这是元人咏平山堂的诗,主人引用得很正确。”众人不信,定要金农念出全篇,金农从容诵道:“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坞,柳絮飞来片片红。”大家一听,“柳絮飞来片片红”非但不荒谬,而且属神来之笔。其实, 这首所谓元人咏平山堂的诗,是金农即兴创作为主人解围的。
金农在扬州画坛上留下不少传世之作,梅竹、山水、人物、佛像,到其笔下,无不立意新颖,古拙奇异,难怪他被称为“扬州八怪的核心人物”。
汪中学问惊东瀛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07924737.html
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5297459367
个人微博:http://weibo.com/u/5297459367?from=profile&wvr=5&loc=infdomain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