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隆镇位于广东信宜市南部,是粤桂两省、三市(信宜市、高州市、化州市)交界处,北距信宜城区18公里,南距茂名市75公里。总面积75平方公里,辖20个村委会及1个居委会,总人口55109人,207国道南通高州、化州,北达信宜、广西,是高州、信宜交界处集市贸易的集散地,是信宜市南部的中心城镇和交通门户。
该镇是著名的侨乡,古称“窦州”,这里从南朝梁(公元502)始置梁德郡及梁德县。唐武德四年(公元621)析怀德县地置信义县,县城设在镇隆。从公元634始至1071年废,历时437年。至今保留有古城遗址。镇隆古县城,迄今已有1370多年历史,古城的建筑多建于元明清代,具体位置在今镇隆镇八坊村,东江、西江交汇处。大应岭耸峙其前,登高山屹立其后,左凤岗,右榜岭,远挹山光,近吞水色。
现存省市级文物古迹有大洪国王宫、红楼、古书院群、冼太庙、中山公园、七个公祠、两家公馆及信宜旧八景中的“温泉吐玉”、“石洞仙踪”、“凤岗春晓”三景。该镇有十多个热气腾腾的泉眼,高温达70C。该镇交通畅达,国道207线一级公路贯通南北,实现了村村通水泥硬底化公路,村村通移动电话;建设了昌耀、文明门垌和古圣垌三大开发区及窦州市场、兴隆市场和昌耀市场。2002年,该镇被定为省273个中心镇之一。
近年来该镇先后获得“全国体育先进单位”、“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镇”、“广东省文盟村镇”、“广东省体育先进镇”、“茂名市文明镇”、“信宜市五星文明城镇”等光荣称号。
镇隆镇地处惠阳区西南部,北连陈江街道办事处,西接东莞,东与惠城区接壤。地理位置十分优越,北距惠州市区10公里,南至深圳48公里,东南往惠阳市区21公里。全镇总面积115.3平方公里,总人口近6万人,下辖2个居民委员会和13个村民委员会。镇隆历来盛产优质荔枝糯米糍、桂味等,素有"荔枝之乡"之称,是广东省沿海经济开产区重点工业卫星镇之一。
基础设施 建国初期,镇隆基础设施极为落后,全镇仅有一条穿镇而过的黄泥公路方可通车,通车时程不足10公里,群众外出靠步行、肩挑;镇内无供电网络,家家户户只靠煤油灯照明。建国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镇隆镇历届党委、政府均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铸塑村镇新形象为已任,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5亿元巨资进行建设,使村镇面貌焕然一新。交通状况大为改善,至1978年底,镇内公路通车里程达到98公里,比1949年增加88公里,比4978年增加62公里,实现村村通车。惠深高速公路、惠淡主干道与村镇公路纵横交错,形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通讯发达,全镇程控电话装机总容量为8200台,电话用户达到4200户,比1949年增长520倍,比1978年增长387倍,实现了村村通电话。1998年全镇邮电业务总量为1300万元,是1949年的9850倍和1978年的1350倍。能源供应充足,自1957年建成火力发电厂以来,先后建成500千瓦发电站1座,110千伏变电站1座,220千伏变电站正在建设中。1998年全镇供电量达到4368万千瓦时,是1978年的28倍。供水方面,建成日供水10万吨自来水厂。
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全镇城镇人口已由1949年的642人发展到4500人,圩镇面积从1949年0.18平方公里扩大到2.2平方公里。圩镇内新楼林立,井然有序,一个蓬勃生机的新城镇初步形成。
经济发展
建国50年来,特别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镇隆镇充分发挥自身的地缘、人缘优势,不断加强基础 设施建设,大搞农业综合开发,加强外引内联,发展外向型经济,使荔枝之乡发生了历史性巨变,焕发出勃勃生机,在两个文明建设中取得了辉煌成绩。1998年全镇社会总产值达到7.3亿元,比1949年增长500倍,年均增长13.5%,比1978年增长68倍,年均增长23.4%;工农业总产值59422万元,比1949年增长188倍,年均增长11.3%,比1978年增长41倍,年均增长20.4%;财政收入1178万元,比1949年增长535倍,年均增长13.7%,比1978年增长25倍,年均增长17.9%;三大产业比例由建国初期的65:7.8:27.2优化为12.6:69.3:18.1;初步形成了以工业为主导,三大产业协调发展的国民经济新体系。
网络营销个人主页:http://www.wm23.cn/suchan
梧桐子个人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78225966.html
微博:http://weibo.com/p/1005052621559282/home?from=page_100505&mod=TAB#place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