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游子

家乡区县: 淮滨县

“老婆我走了!”“路上小心!”昨日上午10时,广西大学副教授孙存昌带着亲友的祝福,骑上摩托车启程前往西藏,去他在西藏曾经支教的地方进行助学、考察。孙存昌说,他这次赴藏,将给当地的教师传递新的教育理念。孙存昌此行预计历时36天左右,其间他将与本报保持联系,并将沿途的见闻发到本报官方微博,与读者一起分享。 记者 徐天保 摄   骑车去西藏,孙存昌和亲友们告别。   广西新闻网记者 黄有宁 徐天保 实习生 伍秋园 文/图   “老婆我走了!”“路上小心!”昨日上午10时,广西大学副教授孙存昌带着亲友的祝福,骑摩托车前往西藏,去他在西藏曾经支教的地方,以及他支教时所教学生工作的地方进行助学、考察,行程历时36天左右。其间,孙存昌将与本报保持联系,并将沿途的见闻发到本报官方微博,与读者一起分享。据了解,在孙存昌结婚3年的时间里,他没给家里买过一件像样的家具,但却给西藏的孩子买了3万元文具书籍。   1 去西藏,为了一份牵挂   一张地图、一个水杯、一个头盔,一辆崭新的红色男装嘉陵摩托车,两个装满衣物、文具的边包,装有电子产品和修车工具的单肩包,插在车上的几面旗帜,这便是孙存昌骑行西藏的行当。   “那是多年来的一个心愿。”说起为何要去西藏,孙存昌很激动。2005年,他在苏州大学攻读硕士研究生课程时,有幸入选了学校组织的8人研究生西藏支教团。一年的支教生活,孙存昌被西藏人民的淳朴感动。支教生活结束后,他回到苏州大学继续学业,但一直牵挂着西藏。   2009年,来到广西大学工作后,孙存昌便开始筹划重回西藏。去年年底,他专门买了一辆摩托车。“我是一名摩托车迷,一直想骑摩托去西藏。”孙存昌说,他曾经支教一所学校的校长得知他要骑摩托车重回西藏,便发来短信:“我知道你对藏区土地、人民的感情,兄弟你路上小心,一路顺风。我们在拉萨等你!”   “老婆我走了!各位车友、兄弟我走了!”7月18日上午10时,和送行的亲友道别后,孙存昌踏上了前往西藏的旅途。

孙存昌出发当天,他的妻子蒋淑婷给他送行。蒋淑婷说,藏区教育设施落后,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一直都牵动着她的心。“他是个有爱心、责任心的人,我支持他完成重回西藏梦。但从安全角度出发,我也为他购买了人身意外保险。”蒋淑婷告诉记者,孙存昌是一个很“抠门”的人。自孙存昌2009年到广西大学工作至今,家里除了日常必须的一些小家电外,他没有给家里添置过一些像样的家电,也没有买过任何大件家具。   “我们的饭桌,是楼下阿姨送的,书桌也是学校闲置不用的旧书桌,对于这些,他都不舍得花钱。”蒋淑婷说,他们结婚后,孙存昌评上了副教授,经济条件有所好转,她经常叫他买好点的衣服穿,但孙存昌总是说:“买什么好衣服,现在的不是都挺好吗?”为此,孙存昌身边的朋友笑话他说:“孙存昌你啊,就只配穿10块钱一件的衣服。”   孙存昌在生活上很节俭,但一直都支持藏区的教育。他到广西大学工作之后,一直保持和支教学校和学生的联系。当得知他曾经教过的拉萨师专的学生聊到他们执教学校的学生没有学习文具或书籍等情况后,孙存昌就从网站上购买了一些学习文具,直接寄到西藏。“我们是2009年结婚的,从结婚到现在,他给西藏孩子买学习文具和书籍的钱,应该有3万左右。”蒋淑婷说。

3 万里路,传递教育新理念   “这是一件好事,但也需要极大的勇气,我们也非常支持他这次行动。”一位摩托车友说,孙存昌去西藏不仅推广了摩托车迷的爱心精神,而且也把知识带到西藏。   孙存昌这次行程是:7月18日从南宁出发,经滇藏线、川藏线,途经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芒康、邦达、昌都、八宿、波密、林芝、拉萨,到达拉萨后再辗转到日喀则和那曲。   孙存昌说,他这次“朝圣”西藏,主要是考察西藏昌都、林芝、山南、拉萨、日喀则、那曲等地的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模式、课程实施和教学方法等,给当地教师传递新的教育理念,并捐赠一些文具,考察拉萨师专和西藏大学等高校教师的发展状况。   “我还计划在我朝圣西藏的旅途中,义务为我支教时的学生工作的地方,包括给芒康、八宿、然乌、拉萨等地的教师做‘现代师生观’的报告,和大家交流自己对教育的看法。”孙存昌说。按照行程安排,预计8月1日孙存昌到达拉萨,8月中旬离开拉萨返回南宁,整个行程大约36天(不包括返程时间)。   人物档案   孙存昌,1980年生于河南淮滨县谷堆乡孙岗村,大学时就读于信阳师范学院,后到苏州大学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其间游学厦门大学,获得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现在广西大学执教,获副教授职称,是广西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热心祖国落后地区教育事业,多次援藏送教育。

似水流年的日子(2014-11-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