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名人——抗日将军柴意新
2013年11月,湖南省常德市举行常德会战70周年纪念活动。常德会战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钟云鹏寻访南部籍抗日将军柴意新的故事感动了不少人。
一 柴意新进入视野
1978年秋,钟云鹏在常德读书。那时的常德对来自小县城的他来说,算是大都市了。每到周末,钟云鹏都会乘车到市区见同学,或者到常德公墓参拜。
第一次去公墓,钟云鹏感觉面积很大,他从碑文上了解到,这里有74军常德会战阵亡将士纪念塔。2001年,常德市城市建设提速,公墓也进行了大规模改造。也就在这一年,钟云鹏第一次知道了柴意新的名字,并激发了他对57师血战常德这段历史的探寻。探寻过程中,钟云鹏搜集了大量资料。
1943年冬,日寇第3师团、第68师团、第116师团数万之众进攻常德,57师奉命守卫常德城,柴意新率部扼守城东北。1943年11月18日5时,169团第九连余佑吾排长与乘汽艇的300名日寇先头部队遭遇,在常德东北远郊的涂家湖打响了守城保卫战第一枪。同年11月26日至28日,柴意新守卫常德东门,身先士卒,反复冲杀,日寇遗尸累累。同年12月3日3时,为策应余师长等突围,柴意新固守华晶玻璃厂,多次打退敌人进攻。当天拂晓,柴意新率部突进到府坪街春申墓(现民主街),作最后冲锋时,不幸中弹,壮烈殉国。
常德一役,169团击毙击伤日寇1000多人,其中,击毙第116师团133联队(黑濑部队)一大队大队长胁屋一饭、第109联队(布上部队)第3大队大队长岛村长平、第3师团第6联队(中畑部队)3大队第10中队长武藤正弘等日寇官佐。
二 老战士讲述悲情一刻
近几年,钟云鹏搜集的常德会战的资料越来越多,从这些资料中,钟云鹏了解到吴荣凯的情况。吴荣凯,1922年生于常德,1939年毕业于湖南私立翰文中学,1943年11月至12月,参加常德保卫战。
钟云鹏在常德市柳叶湖管理区白鹤山乡吴家口村找到了吴荣凯。提起柴意新,吴荣凯感叹不已,与柴意新最后的对话,他至今记忆犹新。
1943年12月3日,柴意新对吴荣凯说,“你和孙团长、杜团长他们一起走。”吴荣凯说,“我不走,我要和团长一起守常德。”柴意新说,“要你走你就走。我是在这里拼命,我命令你马上出城。”吴荣凯说,“团长,我走了。我服从命令,我走了。”吴荣凯给柴意新敬了个礼,才走了两步,柴意新又说,“沿途小心啊。”吴荣凯一听,眼泪一下就掉下来了。他觉得自己出去了,把团长留在城里,心里非常难受。
10多天后,吴荣凯从战地医院拄着拐杖,步行2个小时,参加57师阵亡将士追悼会。他见到了柴意新的棺木,长哭不起。如今,吴荣凯每次进城,都要去74军阵亡将士公墓,看望他的老团长和战友们。
吴荣凯口述的这段历史让钟云鹏感触颇多,他觉得,自己有义务追寻柴意新的足迹。
三 寻访到柴意新后人
2012年冬,常德市成立常德会战研究会,钟云鹏通过多方打听,了解到柴意新故里——南部县建兴镇黄家坝村的相关情况,特邀请柴意新的侄儿柴仕嘉、侄孙柴明生来常德,参加研究会成立大会,并与57师169团上尉书记吴荣凯会面。
“2011年,我便立志寻找柴意新的后人,整整3年时间,我投入了极大精力,一定要找到柴意新的儿子。”钟云鹏说,“林”与“陵”的一字之差,让他错过了邀请柴意新之子柴陵华参加常德会战70周年纪念活动的机会。2013年12月,钟云鹏再次与南部县民政局、自贡市供电局取得联系,终于联系上了柴意新的儿子柴陵华。通电话的那一刻,钟云鹏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柴陵华今年77岁,1936年出生于南京。柴意新取中山陵之陵为名,寓意深刻。柴陵华与母亲长期在自贡生活。2007年,柴意新的夫人去世,享年87岁。柴陵华与妻子李桂兰育有一子柴征宇,一女柴蓓怡。
“柴意新的事迹太感人了。”钟云鹏说,为了铭记这段历史,他建议有关部门把柴意新殉国的民主街(府坪街)更名为柴意新街,并在常德守城战的最后五大据点:兴街口的中央银行、双忠街的老四海、铁家桥的府文庙、百街口的亚洲旅社、大兴街的华晶玻璃厂原址立碑纪念,并为柴意新塑像。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
”支持吧!
已获得0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