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银耳,食用菌品种,中国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主产于四川省通江县得名。通江是银耳的发源地,“中国银耳之乡,通江银耳以其独到的质厚、肉嫩、易炖化和非常高的营养价值及药用价值而享誉海内外。
通江县气候温和湿润,最适合食用菌的生长,也是银耳的发源地。[2] 素有“中国银耳之乡”的美誉,地处四川省大巴山中的巴中市通江县。其最早的发源地在涪阳——陈河的九湾十八包,用耳农们话可以把银耳的起源解释为 “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因为通江银耳是在一种奇特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下孕育出来的,所以,有专家说:通江银耳是天地灵气所化育,日月精华之结晶。[4] 通江银耳之所以不同还在于它对寄生体的选择,它不仅要求用青杠木做载体,而且讲究“座七砍八”。所谓“座七砍八”就是要选择青杠木生长期已满七年于第八年砍来种耳,令人感到有趣的是,人类最忌讳“煮豆燃豆萁”,通江银耳却偏要煮豆燃豆萁。它必须用青杠木烧制的杠碳火慢慢烘烤,才能保留其营养成分。
1995年通江县被国家特产之乡宣传暨命名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银耳之乡”,2001年通江县银耳生产基地获四川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证,2002年“通江银耳”证明商标得到注册使用,2003年“雪花牌”通江银耳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识使用权,2004年通江银耳被录入国家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名录,2005年通江银耳被中国食用菌协会评为“知名品牌”,在第二届中国西部国际农业博览会上被评为金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通江时,亦称赞“通江‘两耳一菇’小有名气”。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