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山特产——板栗

家乡区县: 罗山县

板栗是中国栽培最早的果树之一,已约有2000~3000年的栽培历史。

有的朋友可能对板栗不多了解现在向大家简单介绍“她”,让我们一起来接看她的真面目,她外形呈叶披针形或长圆形,叶缘有锯齿。花单性,雌雄同株;雄花为葇荑花序,成熟后总苞裂开,栗果脱落。坚果紫褐色,被黄褐色茸毛,或近光滑,果肉淡黄。果实含糖、淀粉、蛋白质、脂肪及多种维生素、矿物质。

我身边经常有朋友不知道如何报仇板栗,我这有三种贮藏它的小窍门(仅供参考哈)

 一、沙藏法:在室外挖沟(窖)贮放。选择排水良好的场地,挖宽1米、深60厘米、长不限的沟,整平后,沟底铺一层湿沙(含水量30—35%),放一层板栗,依次层积,每层沙和板栗厚约5—6厘米。最上一层沙距坑面10厘米为止。坑内可插秫秸把通风,最后封土成屋脊形,防雨水下渗。   
二、带苞贮藏:选排水良好的场地,地面铺10厘米厚的沙子,将苞果露天堆放。堆的大小可不等,但最高不超过1米,过高容易发热。堆上用秫秆盖好。注意检查,如堆内发热或干燥,可适当泼水,降温保湿。这种贮藏法简便省工,贮藏期长,可保持到次年3—4月,但带苞贮藏的栗子易发芽。如有象鼻虫危害的苞果不易采用此法,因堆藏湿度高,有利于象鼻虫活动。
三、塑料薄膜帐或薄膜袋贮藏采用正常成熟的栗果,经发汗与散热1个月后,即可采用薄膜帐或打洞薄膜袋贮藏。薄膜袋可以放在竹笼、纸筐或木箱里。为防止发霉,装袋前要洗果,并用500倍的托布津溶液浸果几分钟,晾干后装袋。薄膜袋的容量以25公斤为宜,薄膜厚度0.05毫米,袋两侧各打上直径为2厘米的小洞,洞距为5厘米。如采用不打洞袋,则要随时翻检,以利通风和散水气。在气温高,袋内湿度过大时,更应勤加检查,减少腐烂发芽和失重降低。
栗子虽好但不宜多食

可能有的対板栗不了解的朋友甚至不知道它的吃法,现在我向大家讲诉一下板栗的吃法:它普遍用于食品加工,烹调宴席和副食。板栗可直接生食、用水煮着吃,炒着吃,还可以炒食可制成多种菜肴,例如:糖炒板栗、拌烧子鸡,喷香味美,可磨粉亦可制成多种菜肴、糕点、罐头食品等。板栗易贮藏保鲜,可延长市场供应时间。这里提醒大家一下由于南北方的栗子各有特点,吃法也不尽相同:北方人将栗子放入粗砂与糖稀中炒制成糖炒栗子,南方人则多用栗子做菜煮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做做哦!)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栗子它营养丰富,维生素C含量比西红柿还要高,更是苹果的十几倍。栗子为 甘甜芳香,含淀粉51~60%,蛋白质5.7-10.7%,脂肪2-7.4%,糖、粗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A、B、C,栗子中的矿物质也很全面,有钾、锌、铁等,虽然含量没有榛子高,但仍比苹果等普通水果高得多,尤其是含钾量比苹果高出3倍多。可供人体吸收和利用的养分高达98%。以十粒计算,热量为204卡路里,脂肪含量则少于1克,是有壳类果实中脂肪含量最低的。中医认为栗子能补脾健胃、补肾强筋、活血止血。对肾虚有良好疗效,故又称“肾之果”。不过栗子生吃难消化,熟食又容易滞气,一次吃得太多会伤脾胃,每天最多吃10个就可以了。

板栗多产于山坡地,国外称之为“健康食品”,属于健胃补肾、延年益寿的上等果品。这里不得不向大家提一下罗山县位于河南南部,是河南省林业重点县之一。近年来,板栗作为罗山县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之一,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全县已建成豫罗红栗、罗山大板栗为主的板栗基地40.2万亩,其中挂果面积16万亩,年产板栗2080万公斤,产品品质好,色泽鲜艳,耐贮藏,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产品远销新加坡、日本、香港及南京、上海、武汉、广州等国内外大中城市,年产值1.04亿元,税收1040万元。全县建成千亩以上的板栗基地160处,形成以板栗生产为主导产业的乡镇10个,板栗生产专业户3600多户,全县有50万人依靠发展板栗受益,20万人依靠板栗生产脱贫致富。目前,全县建成10个板栗销售市场,年吞吐板栗1500万公斤;7个板栗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300万公斤。罗山县在板栗基地建设过程中,立足资源优势,建立健全服务体系,积极实施板栗产业化建设,成效显著。1994年,被河南省林业厅授予“板栗基地建设先进县”,被原林业部授予“全国经济建设先进县”称号。2001年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中国板栗之乡”。

 

安好(2014-04-22)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