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功县葬礼

家乡区县: 陕西省武功县

      出殡前请阴阳先生选择地,卜葬埋日期。出讣告,俗称“出门牌”(叙述死者生卒年、月、日。安葬时间、地点及儿孙辈姓名)。列“期单”、“百日”祭奠时间及躲“煞”时间,躲“煞”时,家人和牲畜必须离开家,以防惊煞。躲煞时间过后,由一人抱一只公鸡,边走边转打鸡鸣,家人才能慢步入屋。封牌位(末葬写“灵枢”,葬后写“灵位”,三周年后写“神主”),儿孙辈披麻戴孝。     

      出殡时用八人抬的棺罩送葬(旧时,个别有钱人用十六抬的龙杠),棺罩前栓几丈长的白布,男孝子扯着布哭走,名曰“扯纤”(执绋)。女孝子及眷属跟在灵柩后哭着走,名曰“送埋”。礼宾、乐班走在灵柩前,铭旌、金银斗、金童、玉女等紧随。灵柩抬到十字路口要摔纸盆、路祭。摔纸盆多为长子或长孙,“路祭”毕,灵柩启动。穷人一般不叫乐人,村人敲锣打鼓送到坟上。近年来,安葬老人,演电影、录相、请乐人、唱戏比较时兴。

      安葬后第三天,儿孙要给坟上添土,烧纸痛哭,坟顶为圆锥形,坟堆前要用砖或土坯垒个坟堂,以便以后亲属点蜡焚香祭奠。 

      武功县县盛行土葬,民国前丧葬礼仪繁琐而且隆重。建国后,丧葬习俗不断改革,各村都留有公墓地,逐步用开追悼会代替吊孝,用遗像代替牌位,用花圈代替金银斗,用佩戴黑纱、白花代替披麻戴孝,丧葬礼仪简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但本县已经开始提倡火葬,并建立了火葬场。

CM。。青春,(2014-11-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