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下属区县简介---丰县(二)

家乡区县: 江苏省云龙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丰县界于东经116°21′15″-116°52′03″,北纬34°24′25″-34°56′27″之间,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七县交界处,淮海经济区中心地带。北与山东省的金乡、鱼台县接壤,南与安徽省砀山、萧县毗邻,西接山东省单县、东与本省铜山、沛县相连。丰县总面积1449.7平方公里,南北长约59.2公里,东西宽约46.6公里。

地形

丰县属黄泛冲击平原,地势高亢、平坦,地面高程一般在34.5—48.2米之间,西南略高于东北。

水文

丰县境内河流原为自然河流,东西走向,建国后进行了全面治理,以大沙河为界,东有郑
胡锦涛主席曾视察丰县
胡锦涛主席曾视察丰县
集南北支流,流向自西向东;西有复新河水系,流向自南向北,废黄河经过治理,引入长江水,形成了大沙河带状水库。
气候

丰县地处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0.2℃,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7.3℃,年平均降水量约630.4毫米,无霜期达200天左右。

土地

丰县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丰县陆地面积190.1万亩,水域面积28万亩,可耕地面积85.7千公顷,园地面积30.95千公顷,蔬菜面积40.82千公顷,享有“丰熟可抵三州”的美誉。粮经比例达到4:6,形成了“南果北粮,西菜东特”的区域化发展格局,实现了由粮棉大县向果蔬大县的转变。

4人口

2013年年末,丰县户籍人口118.23万人。全县有汉、蒙古、回、藏、维吾尔、彝、苗、锡伯、景颇、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纳西、普米、傣、拉祜、达斡尔、羌、高山、黎、怒、布朗、哈尼、哈萨克等29个民族。

5自然资源

水资源

丰县水资源总量5.46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1.26亿立方米,地下水3.27亿立方米,客水量0.93亿立方米。蓄水总量:丰县年总蓄水能力6000万立方米以上。丰县有南北两条调水线路,南调长江水,翻水能力为26立方米/秒,北引微山湖水,引水能力为17立方米/秒,每年调水2亿立方米以上,可满足丰县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同时可补充地下水。境内有一次蓄水3000万立方米的大沙河二级河川水库、一次蓄水500万立方米的苗城河水库,并可根据需要多次翻水调蓄,境内还有梁寨水库以及网状大小河流360条。

矿产资源

丰县地下蕴藏着丰富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其中岩盐矿区面积为116平方公里,储量220亿吨,属富矿,含矿率68.80%,且岩盐分布集中、盐质较好,极具开采价值;钾矿探明储量为22亿吨,约占我国钾矿总储量的五分之一,富矿11.4亿吨,成份以钾长石为主,约占80%,;煤矿已探明储量6亿吨,煤种主要为国内外市场紧缺的肥煤、气煤及焦煤,热量在7000大卡左右,最适宜炼焦,李堂煤矿建成后年生产能力可达60万吨。

植物资源

丰县森林覆盖率为华东最高的地区,丰县林地面积逾5万公顷,林木活立木蓄积量140万立方米,林地面积约占丰县总面积的40%,发展木业具有较高竞争力。丰县是全国水果生产十强县,拥有果树面积50万亩,盛产优质苹果和白酥梨,是江苏省最大的连片果园,被誉为“红富士之乡”、“苏北果都”。丰县生产的“大沙河”牌红富士苹果被“99'昆明世博会”指定为唯一无公害苹果。原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为丰县题写了“果海”;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为丰县题写了“果都”。丰县是著名的特种蔬菜之乡,已有19个品种已通过江苏省无公害标准认证,获无公害

农产品称号。丰县蔬菜复种面积达到76万亩,其中规模连片种植面积达58万亩,已形成了牛蒡、芦笋、山药、黄皮圆葱、大苔蒜、设施菜、食用菌、夏番茄、芦荟9大基地。占总面积的76.3%,已全部被认定为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出口创汇蔬菜规模种植面积达60万亩,其中牛蒡、芦笋、山药、圆葱、大苔蒜5大基地已成为江苏省特色出口创汇蔬菜基地,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丰县生产的大沙河牌牛蒡,在中国果菜专家委员会和中国果菜杂志社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百姓最喜爱的新世纪瓜果菜王选评大赛中获“中国牛蒡王”的美誉称号。

薛俊天(2014-11-29)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