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名郡端州,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是国家级优秀旅游城市,离广州仅一小时车程。
肇庆市第一中学以其精致的校园环境令人称羡,肇庆市第一中学
肇庆市第一中学
这里有气势非凡的教学大楼,有功能齐
全的科学楼和教学综合楼,有设施设备先进的实验室,有整洁的塑胶跑道和运动场,有环境优美的生物园、地理园,整个校园掩映在枝繁叶茂的绿树花丛中,进入一中就像进入了一个美丽的花园。
还有乐器齐全的音乐室,可容纳150人同时上课的多功能电教室,还有现代化的语音室、历史地理室、电脑室,一应俱全。在图书馆,有陈列几百种报刊杂志的阅览室,有藏书十多万册的书库,多功能电子阅览室已投入使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肇庆市第一中学注重把现代气息和传统教育融为一体,积极进行素质教育、健康教育、绿色教育,营造出一个健康向上、优雅而高品位的文化氛围,形成本校独有的校园文化。
基础条件
肇庆市第一中学以其精致的校园环境令人称羡,这里有气势非凡的教学大楼,有功能齐全的科学楼和教学综合楼,有设施设备先进的实验室,有整洁的塑胶跑道和运动场,有环境优美的生物园、地理园,整个校园掩映在枝繁叶茂的绿树花丛中,进入一中就像进入了一个美丽的花园。
肇庆市第一中学拥有先进的教学设备,现有1000兆校园网络工程,多媒体网络管理系统现已进入到每一间教师办公室,全校教师使用手提电脑上课,互联网、多媒体教学平台进入每一间教室。科学楼各实验室都配备了先进的实验器材、高档电脑、大屏幕实物投影仪,生物标本室的生物标本品种多样。还有乐器齐全的音乐室,可容纳150人同时上课的多功能电教室,还有现代化的语音室、历史地理室、电脑室,一应俱全。在图书馆,有陈列几百种报刊杂志的阅览室,有藏书十多万册的书库,多功能电子阅览室已投入使用。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肇庆市第一中学注重把现代气息和传统教育融为一体,积极进行素质教育、健康教育、绿色教育,营造出一个健康向上、优雅而高品位的文化氛围,形成本校独有的校园文化。
师资队伍
一所学校的发展关键在于师资队伍,肇庆市第一中学的师资队伍可以称得上卓尔不凡。 这支队伍既有出类拔萃的优秀教师,又有平均水平较高的整体优势。全校169名教职员工中,高级教师75人,中、高级教师比例居全市各校之冠,在职研究生3人,7人参加了研究生课程班学习,有省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9人,学历、职称达标率100%。全校教师平均年龄36岁,他们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朝气蓬勃,富有创新精神。张映红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一大批教师分别被评为省、市、区级的优秀教师。 2008年,学校从西南大学、四川大学、四川师范大学、东北大学等引进十几名硕士研究生来充实师资力量,给学校的师资队伍中注入新鲜的血液和新的活力。
教学科研
肇庆市第一中学增强教学科研意识,创设良好的科研兴校氛围,促进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教师著书立说,积极开展“科科有课题,人人都参与,年年出成果,人人有论文”工作,构建名校——名师——名学生工程。近几年该校教师在省级报刊杂志上发表论文50多篇。 肇庆市第一中学有着全区第一个由竞争上岗产生的领导班子,他们团结务实,年富力强,充满活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正带领着一中人实现新世纪的跨越式发展。
办学模式
肇庆市第一中学一直保持着自己独立特行的办学思路,以开放性作为自己办学模式,因地制宜,确立以“学会生活、和谐发展、崇尚高雅、善于创新”为教学目标。 肇庆市第一中学加强与社区和家庭的广泛联系,学科教学以探究式学习模式为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研究性学习成效显著,学生撰写的《七星岩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探讨》论文被选定为广东省的研究性学习教材。为提高学校办学层次,一中以承担国家重点教育科研课题“355”为切入口倡导教育研究。2003年至2005年学校连续三年获得第十八届至第二十届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优秀科技实践项目一等奖,这是全市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学校。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成立了合唱团、舞蹈队、管乐队、文学社等学生社团,校园文化生活多姿多彩,文艺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各年级开办奥赛班,聘请专家教授开设讲座,一批品学兼优、特长显著的好苗正茁壮成长。 肇庆市第一中学具有严谨的校风,有完善的“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德育管理体系,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学校重视学生个性发展与健康心理形成,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学校实行德育“三全”(全员、全面、全程)模式,让每个学生都得到老师的关爱,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tulip555_
我的个人博客:http://blog.sina.com.cn/u/1869664263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51026614.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