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学院始建于1956年5月,2002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在广西水电学校的基础上升格为高职高专院校,2003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广西水电技工学校并入学院,隶属广西水利厅。是一所集水利、电力、机电、计算机与信息等工科类及经、管、文类专业于一体的新型综合性高职学院。
★ 办学历史悠久 学院座落在 “中国绿城”——广西首府南宁市,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以水利、电力、机电、计算机与信息等工科类专业为主,经济、管理、人文类专业为辅的综合性新型高职学院。现有全日制高职高专在校生8300多人,建校55年来,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54000多名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在社会各行业发挥着骨干作用,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
★ 师资力量雄厚学院拥有一支教学水平高、素质优良的教师队伍。是目前广西具有博士、硕士学历教师最多的高职院校。现有教职工530人,其中专任教师355人,兼职教师127人,实验、实训指导教师68人。教师中博士导师1人,博士7人,硕士或研究生以上学历170人,高级职称103人,教师中“双师型”教师占70%。
★ 基础设施完善 学院环境幽雅,生活设施完善。学院总面积1100.13亩(其中,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新校区占地896.8亩),校舍总面积31.02万平方米。学院设有4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13个培训鉴定考核点以及全国高职高专唯一拥有的ASEA(自动化系统工程师)培训中心和测试中心,可培训、鉴定的职业工种达168个,承担行业和社会职业工种技能、学生职业技能的培训及鉴定工作。教学设备先进,教学仪器设备总值6505.2万元,建立了4个校内实训中心,18个实验实训室(基地),其中,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广西壮族自治区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6个;与企业共建16个校内外生产性实训基地,签订了158个校外顶岗实训基地和场所,为实践性教学提供了优良的条件。图书馆藏书41.7万册,并配有电子阅览室;建立了拥有3100多个网点的校园宽带光纤计算机网络,4间数字化语音实验室、24个多媒体教室,教学、行政管理全部实现信息化和自动化。
★ 专业结构合理 学院以 “立足市场、面向社会、服务行业、特色发展”为办学宗旨,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设置招生专业。学院共设置了水利与建筑工程、电力系统自动化、机械制造与机电技术、计算机信息与网络技术、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汽车技术、经济管理等七大类共47个高职高专专业(方向),形成了结构合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职业岗位需求的专业群,其中广西高职高专优质专业12个,省级精品课程12门,院级精品课程17门。
★ 校园文化丰富 学院设有塑胶篮球场、足球场、羽毛球馆、形体房等体育设施,成立有电子科技协会、数学建模协会、戏剧社等30个学生社团组织,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学院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多年以来,我院学生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数控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活动中有100余人次获奖,成绩列区内同类院校前列。
★ 职业特色鲜明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致力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学院坚持走产学结合道路,积极与企业合作办学,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技术基础和岗位能力,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成为水利电力行业和其他社会急需的高技能型人才培养和再培训的重要基地。多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居全区同类院校前列。
★ 招生形式多样学院面向2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招生形式多样:普通高职高专招生(三年制)、单独招生(三年制)、对口招收中职毕业生(两年制)、校企合作办学(两年制/三年制)。
该院校园总面积900亩。为“二区一基地”结构,其中校本部155亩,南校区62亩,大王滩实验实训基地683亩。现有校舍建筑面积16.67万平方米。
里建新校区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建设项目是2009年自治区层面和南宁市统筹推进新开工的重大项目之一。项目地址在南宁市北·里建(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占地面积896.79亩,总建筑面积26.79万平方米,总投资5.573亿元。项目建设主要内容有学生公寓、教学楼、实验实训楼、水工实训楼、金工实训楼、食堂、行政办公大楼、图书馆、体育馆、图书馆、体育馆等。
项目建设分两期进行,一期建设项目包括教学楼、实验实训楼、水工实训楼、金工实训楼、学生公寓、北区食堂6个项目及室外给排水、消防、道路、主校门和广场、运动场、人工湖、供电工程、弱电网络工程等配套项目;二期建设项目有行政办公楼、体育馆和图书馆等项目。按照工程建设规划,一期建设项目于2010年7月竣工,秋季学期投入使用。
新校区建设项目全面竣工后,学院届时将成为一所校园环境优美,教学、生活设施完善,能同时满足10000名师生学习生活的大学。
学院现开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等3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所)、6个培训点、2个考点。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建筑技术两实训基地获自治区示范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并获教育厅推荐为2006年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数控技术实训基地获自治区示范性建设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立了1000多个网点的校园宽带光纤计算机网络,教学、行政管理全部实现信息化和自动化。拥有计算机1532台,数字化语音实验室4间、多媒体教室22个,足球运动场2个以及1座室内体育馆及多个运动球场。图书馆藏书近30万册;新建了2栋实训大楼、3幢学生公寓和2个开放式实训场所。通过校企合作与共建方式,共建有18个校内实验、实训场所和43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与企业共建了6个实验实训基地,为实践性教学提供了优良的条件。
学院具有一支锐意进取、业务精良的教职工队伍。专任教师386人,兼职教师86人,实验实训指导教师68人。专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1人,博士后2人,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83人,高级职称101人,“双师型”教师102人。已逐步形成一支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
学院树立了“以质量谋生存,以规模求效益,以改革促发展,以特色创品牌”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市场对人才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结构,构建了面向市场、特色鲜明、宽窄并存、结构优化、相对稳定的专业设置体系,促进了学院招生与就业工作良性互动的效应。2004年至2007年学院录取大专新生人数分别为2595人、2572人、2486人、2622人,多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97.4%以上,位于同类高校前列。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的称职率达90%以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