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官巷;为三坊七巷之一,在杨桥巷南,南后街的东侧,巷的东头通福州市内闹区八一七北路东街口。郎官巷也是宋代就有的坊埠,因宋刘涛居此,子孙数世皆为郎官,故名。宋代诗人陈烈,清代名人严复的故居也坐落巷内。郎官巷西头巷口立有牌坊,坊柱上有副对联:“译著辉煌,今日犹传严复宅;门庭鼎盛,后人远溯刘涛居。”
汉语中不少普通的词,一旦被官场援用,便顿时贵气起来。比如"行走"一词,竟因摊上个不小的官衔而让人须仰视才是。能在御前、殿前"行走",简直就是皇帝贴身近臣,谁敢怠慢?于是供他们出入的路线大都修了廊道,覆以庑檐,好生伺候着。在廊上行走的侍从、执勤的侍卫等辈,因与廊有关,干脆以"侍廊"相称,再雅一点就叫"侍郎"了。郎中、员外郎之属,大概也因缘同类罢。处江湖之远者,常怀忧君之心,更多的却只望得天子垂顾宣为郎官,而出人头地,荣耀乡里。
宋代的郎官巷不是现在这般模样,但出过郎官却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一出就是数代相沿,像世袭一般。有道是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倘有机缘,巷里的人们谁不想谋个"郎官"当当?于是这个今天看来有点俗气的巷名,从来未曾更改过,真成了千年一贯制的永远的"郎官巷"。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