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鱼石,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空心的矿石,主要成分为褐铁矿,有较高的收藏价值。
木鱼石产于山东济南市长清区馒头山,是一种中空的石头,其状大小不等,形态各异,一般有空腔,腔内物有的呈卵核状,有的为粉末或液体,手摇或敲击能发出动听的声响。外壳质地坚硬、细腻,通常呈豆状,也有钟乳状、块状等;表面为土褐色、橙黄色、紫红色或黑色;半金属光泽,新鲜断面呈介壳状;摩氏硬度约5.5,比重3.6。
木鱼石的矿物成份为褐铁矿,Fe2O3的含量从20%到78%不等,其它杂质常为磷酸盐,还有少量的偏硅酸盐,以及锶、钼、锂、锌、硒等微量元素。木鱼石的石质非常细腻,据其巧夺天工的产出形状和内部形态,经切割、雕磨,可制成具有原始稚拙、野性,古朴大方的工艺品。尤其是那些惟妙惟肖、天然造型的木鱼石原石,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木鱼石是中国有名的矿产,据考证,形成于距今约5.5——5.8亿年,是一种珍贵的玉石石材,其产地仅限于泰山山脉西侧、被列入世界三大古老剖面标本山的长清区曼寿山一带,贮量有限,极其珍贵,因其色、纹、声酷似和尚诵经敲打的木鱼,故称木鱼石。
昌乐木鱼石形成于数千万年至上亿年前,富含偏硅酸、锶、钼、锂、镓、锌、硒等10多种元素。昌乐木鱼石具有空腔环带结构的铁泥质、铁锰质分泌体,形状大小不一,外表多呈土褐色、橙黄色、紫红色,内壁多呈土黄色,空腔内有的为液体,有的有核,成卵形或粉末状,用手摇动能发出响声,因此被人们称之为“会唱歌的石头”。木鱼石内核为环带结构的结核体,又分白、黄、赤、紫四色,被李时珍称为能治百病的“石中黄子”,收录在《本草纲目》中。书中记载:木鱼石性甘无毒,能治崩中漏下、赤白带、泄泻、四肢不仁、痔瘘等症,有定六腑、镇五脏、固大肠及治下焦诸症,久服可使人壮筋骨、耐寒暑、益寿延年,堪称药中一宝。
木鱼石不仅具有药用保健作用,也是很好的收藏品。该石坚硬细腻,经打磨雕琢,可制成颇具观赏价值的工艺品。但因石质较脆,制作工艺独特,从取材到制成品,十者成一,所以世上流传极少,具有很高的观赏及收藏价值。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