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浛洸菜,大湾妹,九龙豆腐,西牛麻竹笋!”这是一句英德人家喻户晓的英德特色童谣。意思是说浛洸镇的菜是最新鲜,最好吃;大湾镇的女孩最漂亮;西牛麻竹笋最出名,而九龙则是以其豆腐远近驰名。前面给大家介绍过浛洸特色企业
九龙豆腐是九龙镇特产,以当地特有山水磨豆制成,吃来口感嫩滑、豆香盈口,在英德人人皆知。要吃到正宗的九龙豆腐一定要到九龙镇,因为只有是当地制作而成的那才是正宗的。因为真正的九龙镇豆腐是以本地产的优质黄豆为原料,用九龙本地矿物质丰富的山泉水磨制加工而制成。九龙豆腐以蛋白质含量高,细嫩幼滑、味道鲜美、保留有较浓香的豆味而著名。而其他地方的豆腐因为没有九龙这种特别的山泉水和本地自产优质黄豆,所以怎么弄起来也不及九龙豆腐的味道。九龙豆腐系列品种有黄豆腐、水豆腐、炸豆腐、酿豆腐等,煲、煎、炸、煮、炖等均可。
而我本人最喜欢的就是九龙的黄豆腐,以前有个九龙的舍友,每逢回家,便会给我们带来黄豆腐。黄豆腐是九龙豆腐的一种,白豆腐榨成型后,将其切成小块,用小块白布将每块小块豆腐(每块约100克重)包好,烧开锅中水后加黄枝子(中药名),然后将包好的豆腐下锅侵染,约10分钟后起锅,用火焙约10分钟即成,一块块金黄的豆腐可以随个人口味煎炸或者直接蒸煮,而舍友知道我们这“馋嘴儿”喜欢吃香口的东西,所以每次到摊档购买黄豆腐时都会要求老板煎炸一下,所以我们吃到的黄豆腐总是那么的金黄诱人,外脆内嫩,香滑可口,让人对那味道真的处于一种流连忘返的境地。
九龙豆腐的制作步骤其实也不是很复杂。首先,把挑拣好的本地黄豆用十几米以下地层的山泉水浸泡三个小时,再用磨盘将之磨成豆浆,榨出豆汁,此谓之“榨浆”;把榨出的豆汁加热后冲入加了石膏粉的大木桶,叫做“冲浆”。最后,把豆浆倒入一个个半米见方的木格里,让其自然凝结,再用木板和大石板压上木格,将多余的水分挤掉,雪白凝脂般的豆腐就做出来了。把豆腐放在加热的铁板上微微煎烤片刻,豆腐块的表皮呈现焦黄,内里仍旧雪白如故,这样就可以摆上摊挡销售了。古老的石磨把豆子磨成浆要花去好几个小时,现在用上“打浆机”,电源一开,二十分钟就磨好了。有质量、有效率。目前,九龙制作豆腐的作坊有十几家,除供应本地乡镇,有的已把生意做到珠江三角洲的酒楼上面去了。
如果你们有机会到九龙,那么一定要试试九龙豆腐,保证你们对九龙豆腐那种香滑可口的味道久久不能忘怀,想一吃再吃!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abc.wm23.com/Aglaia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