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大地---周村古商城

家乡区县: 淄博市周村区

     计划了很多次,但总是与周村擦肩而过。不经意的,却在一个偶然的夏日上午,走进了周村,这个闻名天下的市镇---天下第一村。

     周村烧饼,在山东是有名的特产。去周村,或是去周村所在的城市淄博及其周边地区,带上几盒周村烧饼是必须的。

     到达周村的时候,已经是上午11点多了,都怪我早上在酒店磨蹭的时间太长了。一抬头就看见马路对面周村的牌子,天下第一村,好有气魄的名字。我知道周村近些年很有名气,但是来到这里之前,并没有听过这里被称作天下第一村的说法。以前听这个称谓,都以为是南方的华西村了。
六月中旬的周村,温度极高,虽然才刚刚到夏至时节,感觉上都已经有些酷暑难当了。我一直认为在游览北方的古城名镇或是深宅大院,最好的时节应该是在冬天,清凉的空气直接呼吸到肺里,从口中变成白色的水汽再呼出来,穿着厚厚的雪地靴,裹紧了身上的羽绒服,顶着凛冽的北风,走在游客稀落的古镇、大院里,全身心地体验着北方冬季的寒冷。北方的古镇老街,都是城墙高大,院落宽阔,但颜色上基本都以灰色为主。北方冬季的室外景物肃杀,光秃秃的树,几片枯黄的叶子拼命地抓紧树枝,在北风中摇摆。走在空荡荡的老街上,走进空无一人的大院中,感受到是空旷,寂寥,还有对冬季的敬畏。只有这个时候,才能最深刻地感受北方的冬季,感悟历经战乱风云而依旧生存下来的北方古镇、老院的苍凉与厚重。这种感悟,只有在冬季才能体会得到。当然啦,如果是赶上举办春节期间的节日活动,那么古镇老街将又是另外的一番祥和喜庆情景,这也是北方冬季的一大亮色。走累了的时候,无论是走进一间餐馆还是茶室,一经来到屋里,室内的温暖将一扫身上的寒冷,喝杯热茶,四肢百骸都会有说不出的舒服。窗外冬日的老阳透过明亮的窗户照进来,说不出的慵懒和惬意,坐着坐着,困意上来,闭上眼睛,打个小盹儿,醒来后会觉得人生的幸福也就是这个样子的。
      不过,现在在闷热得仿佛能够拧出水儿来的天气里,想这些都有些飘渺了。还是抓紧这次机会,好好地游览慕名已久的周村吧。
     小有遗憾的是,这次我没有带上自己的相机。虽然我的相机也是普通的卡片机,但一直用的得心应手的,拍出来的照片自己很感骄傲。这个借来的相机,照片拍得总感觉与自己期望的效果有些距离。

     周村的演出节目表,坐花轿,拉黄包车,说山东快书,抛绣球择婿,好丰富呀,不过我们在周村里游览的时候,一样演出也没看到。好在我们对这些五花八门的游乐节目一点儿也不感兴趣。

      周村大街的牌楼,这里也是进入周村景区的入口。大街是一条街的名字,是周村里面最重要的商业街之一。因为天气太热了,景区里虽然也有些游客,但并不是很多。

      大街的街上。与他成为旅游景点的古镇,古街一样,道路两旁都已经成为商铺了。不过这里的房子都基本保持着原貌,原来都是商铺,而且好多都是赫赫有名的老字号,如前面的谦祥益,原来的北京八大祥之一,现在仍然是国内最大的丝绸经营店,它的老家就在这里---周村。几乎每一家外面都挂着介绍的牌子,述说着商铺的前尘往事。

      一看就是饱经风雨的老宅子了,岁月的痕迹都写在“脸上”(墙上)。

      顺兴漆店,兴办于清的光绪年间,如果一直经营到现在,那是名副其实的百年老店了。有些老手艺,虽然历经百年,但依旧能够保留下来,虽然娴熟的技艺也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渐渐离我们远去,但是毕竟现在还是继续存在着,如我们杨柳青的年画。但是有些老手艺,就像这家漆店,现在市场上的工业化生存的立邦漆,多乐士等林林总总,哪里还能给它留一隅之地呢。“摄影”的招牌挂在饱经风雨的砖墙外面,一时竟无法说出心中的感想。

      导游说原来这里的二楼是闺阁少女居住的地方,也是在这里抛绣球的地方。不知道是真是假,反正现在景区的导游为了吸引游客的兴趣,即便是牵强附会,信口道来也无所谓。

      大街路边,一个较为空旷的场地。我想上前看看最前边立着碑上写的是什么,但是导游一个劲儿地催促着我们快走,说回来时还路过这里,到时你再照相吧。结果回来时就已经忘记了。左边挑出来幌子(这里说的幌子可不是假借的意思)上写着会仙楼,顾名思义,这里应该是一家餐馆。不过我们没有止步,才刚刚开始游览,怎么能先进去就吃饭呢。后来在济南的芙蓉街上,我再次看到了会仙楼的招牌,果断地进去吃午饭,是地道的山东当地口

      大街的两旁都是店铺,大多数都打着老字号的牌子,或是经营山东的特产,如馍馍酱,风干鸡等,周村烧饼自不必说了,但也有很新潮的事物,如一进大街的一家店铺,房子很老,但上面挂着的招牌竟然是奶茶π兑。

      鼎鼎大名的瑞蚨祥,在北京的大栅栏一条街上就有两家,1893年就在北京开业了,是北京有名的“八大祥”之首,没想到在周村又看到了它。走,进去看看。

     走进瑞蚨祥,院落的墙上挂着瑞蚨祥的创始人一代商人孟洛川的画像,孟洛川,字雒(liuo,四声)川所以画像上的名字写的是孟雒川。孟洛川的老家是在山东的章丘,瑞蚨祥就是在那里创立的,周村这里估计是当时在全国各地开办的分号之一。

     院落还保留着古古色的风貌,在画像下面,摆了一张八仙桌,两边是两把太师椅,游人可以坐在椅子上照相。还好游客较少,要不然椅子前又得涌着一堆等着照相的人。

     瑞蚨祥外边的一处建筑,有些西式风格,横匾上原来应该是有字的,但是已经全部涂平,再也辨别不出了。看网上的介绍说,周村古商城能够保存下来要感谢张艺谋,当年他选址在这里拍摄电影《活着》,拍完后当地的政府才知道周村古老的建筑继续保存下去的意义,于是才取消了要拆除改造这里的计划。如果张艺谋当年没有来到这里拍戏,现在这块地方会不会早就成为高楼林立的一道普通市区街景了。

     来周村游玩不用买大门的门票,但是要想进一些景点,就需要再掏钱买票了。我们买的是通票,又雇了导游,按照导游的解说行程,小导游带我们参观周村展览馆。里面都是些老物件。

      乾隆御笔亲题的“天下第一楼”,不过看介绍说这个是复制品,真品在台湾

      周村的花灯。乾隆皇帝之所以来周村,就是为了上这里来看花灯的。听导游说,周村花灯的一大特色是已经成为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周村芯子,具体怎么回事儿我没太记清,就是将小孩子扮演的角色高高地挑起来的一种表现形式。看这组模型后面的就是几个周村芯子。
我其实是比较喜欢看展览的,但是还没有仔细游览周村全貌了,就跑进来花时间看展览有些不划算,所以匆匆走了一圈就出来了。从展览馆的后门出来,是一个小院落,对面一溜的小平房,导游说进去每个房间都可以拍一些比较奇异的照片,我们很好奇,进去看了几个房间,里面只有在对着门的墙上挂着一幅画,没看出什么门道,问导游也解释不清楚。直到后面几个房间,才弄明白。原来是房间里的布景故意倒着摆设或是与墙面成90度角地摆设,游客进去拍照,如用手指着墙面(与墙面成90度角摆设的布景中的地面),照出照片后再做90度的旋转,就好像游客在练一指禅一样,用一根手指撑起整个身体。拍照时觉得好玩儿,拍完后感到纯粹是一种低劣的噱头,这与古商城有任何关系吗?倒是院子里的石磨,棚子下面挂着的一串串金黄的玉米看着有些农家淳朴的风貌,看着自然一些。

       看到这座洋气十足的小楼本来就很惊讶了,再看到上面的字,更是吃了一惊。周村一直是号称古商城的,古商城里怎么会有外国名牌香烟的招牌挂在这里。而且旁边还挂着英美烟草公司的牌子。要是在上海的外滩或是天津的五大道看见这座小洋楼和上面的招牌,倒是很平常的一件事儿。趁着照相的功夫,我在这里驻足了片刻,仔细端详这栋小楼。说实在的,还是过去的建筑漂亮,现在的写字楼都千篇一律地矗立着,白天根本看不出多少美感,只是在夜晚时,靠着灯光璀璨,才会显得绚丽的姿彩。我说不出建筑的各种风格或是这些拱形,石雕的具体名称,我只是觉得这座小楼无论是顶部的设计,还是细巧的柱子和窗户,彷佛是带着我们走回上世纪初那个时代,建筑本身不会说话,但它带来的怀旧氛围却充斥在周围。雨果在《巴黎圣母院》里有一段关于建筑和印刷术的描写,借书中角色之口,指出“这一个(印刷术)将扼杀那一个(建筑)”,担心建筑会随着印刷术的发展而失去对历史进行记录的功能。但是我们现在看到的老建筑,依然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承载他们的那个时代的气息。
周村隶属于淄博,淄博位于山东的中部,自然比不上青岛、烟台这些沿海城市的交通便利。但是因为周村自古便是商业繁华的地区,袁世凯曾经在1904年上奏清朝政府,将周村开埠,更加促进了周村的商业发展,就连英美烟草公司都在大街上设点经营,这就是这座小洋楼的来历。当然这都是从周村回来后上网搜寻了解到的。

       这是我在周村拍摄的比较满意的几张照片之一。青石板铺就的路面,正午的阳光,夏日里一棵开满花的大树,繁茂的枝叶遮挡住阳光,为古街带来些许的阴凉。店铺的老板们在屋子里悠闲地坐着,没有人在此时出来招揽生意,而游人也是漫不经心地闲逛,身边没有导游举着高音喇叭大声地喧哗。一丝慵懒,一些闲适,生意繁忙,车水马龙的古商城已经成为历史,这里只保留下原来的老街店面,还有一份现在宁静闲淡的生活。

牛奶泡酒(2014-11-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