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皋烈士陵园是国家民政部首批命名的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阵地之一。它创建于1952年,当时坐落在人民公园东隅。1989年迁建到这里,1992年清明节正式对外开放。陵园由著名园林建筑专家、东南大学齐康教授设计,由门楼、河道、园林、内广场和纪念馆五部分组成。
内广场是如皋革命斗争的缩影,是举行凭吊先烈活动的场所。内广场中心耸立着一座27.7米高的纪念碑,旨在纪念中共如皋县委1927年7月建立。碑身为三支倒插的步枪,象征苏中战役有三仗奏凯于如皋。底座是如皋行政区划地图,并用红色鹅卵石标出皋南、丁林、如黄路三大战役的位置。内广场分5级台阶,象征了如皋革命经历了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社会主义革命及建设各阶段。内广场北侧是7折墙,是为纪念苏中七战七捷;七折墙由14个墙面,是为纪念红十四军的斗争。墙的下部分别镶嵌着14幅花岗岩浮雕。它再现了如皋儿女的英勇战斗场面和如皋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内广场两端墙面上分别镶嵌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陈毅在五十年代专门为如皋英烈作的题词。西侧是朱德在1958年1月2日的题词:“为人民解放事业而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东侧是陈毅在1956年4月的题词:“革命先烈永垂不朽”。
纪念馆整体色调为灰色,与南京的“梅园纪念馆”、淮安的“周恩来纪念馆”的色调相同,意在纪念周总理,因为,周总理在国内外重大政治活动中常常穿灰色制服。
@网络营销能力秀@梧桐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