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结合学科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科学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管理制度,形成了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把经验丰富的教师选派到教学第一线,要求教授、副教授必须承担本科教学。学校每年组织青年教师开展课堂教学技能竞赛、学生评教、专家评教、领导评教活动,规范课堂教学环节,加强实习、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的监控与管理,强化对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2001年以来,学校获内蒙古自治区教学成果奖16项,其中一等奖4项;高等数学、大学英语等35门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级精品课程、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等9个实验室被评为自治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学校积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开展科学研究。2006年以来,学校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内蒙古创新团队3个,引进创新团队1个。共承担科研项目2246项,其中,国家“973”前期研究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46项,省部级项目272项,科研总经费5.46亿元;出版专著、教材227部;发表学术论文3922篇,其中被国际三大检索(SCI、EI、ISTP)收录1598篇。申请专利212项,专利授权71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30项,其中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内蒙古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内蒙古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内蒙古中青年科学技术创新奖2项。2006年荣获“内蒙古‘科教兴区’突出贡献先进集体”,2008年被内蒙古政府评为“科技创新先导型大学”,2010年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评为全国知识产权试点单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