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朵奇葩。南雄是古塔之乡,现存宋、元、明、清时期的古塔10座,分布在雄州大地的古塔,它们形态各异,高低不同,却一样的肃穆庄严,秀丽挺拔,是我市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塔起源于印度,是埋藏佛舍利和经卷的半圆形坟,公元一世纪随着佛教的传入后,与中国的楼阁、亭台、门关、陵墓的建筑风格相结合,创造出楼阁式、密檐式、亭阁式、金刚式和文笔塔等多种塔形。
宋代,岭南地区建塔之风最盛。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认为,佛教“有裨于政治”,因而在全国大力提倡佛教。我市现存最早的塔为宋塔,有三影塔、廻龙寺塔、新龙塔、许村塔、葛坪塔、小竹塔、溪头塔等七座,是粤北保存宋塔最多的市。七座宋塔均为楼阁式六角空心砖塔,塔身均置砖砌斗拱、柱、阑额和普柏枋,建筑工艺精湛。三影塔通高50余米,居粤北古塔高度之最,又因其塔影有三,同时映在附近建筑的墙壁上而闻名于世。
一 影塔建筑形制简介
三影塔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据清道光《直隶南雄州志》记载:“祥符二年己酉异人建塔,其影有三,因立三影堂,其影阴晴俱见于壁间,二影倒悬,一影向上,见于厅堂则吉,见于房室中则凶”,世人称三影塔。而因塔旁原建有延祥寺(已毁)故又称延祥寺塔。该塔早在1988年1月就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 塔的年代
《直隶南雄州志》记载:“祥符己酉(1009年)异人建塔”,数年前考古人员在塔的二层外砖壁上发现了纪年砖,塔砖铭文上有:“大中祥符二年六月”、“大中祥符二年三月十四日吴三”等字样。从记年砖分析,这些铭文是烧砖成坯时刻上去的,两块砖铭字体不一,可能是造砖工匠为统计砖工所记。显然,这个记年和文献记载的塔的始建年代是一致的。
三 塔的性质
三影塔是佛塔还是风水塔?如果说是佛塔,文献未有记述为佛塔的明确记载,由于年代久远塔中也无供奉的佛像等遗存。但《直隶南雄州志》记载:“在延祥寺中,世传祥符二年己酉异人建塔。”在延祥寺中建塔,当然应该是佛塔。这从塔的须弥座造型、佛龛的形制,以及出土的同时代的覆莲纹样副阶柱础和莲花纹瓦当等分析也是如此。
四 塔的形制特色
三影塔为六角九层楼阁式塔,通高50.2米。下为须弥座束腰塔座,中为九层叠涩出檐、平座和墙身构成的塔身,上为琉璃瓦覆顶和覆盘相轮塔刹的塔顶。塔体外观九层,内十七层,夹层内壁各面设佛龛,外壁六面各设一壶门,置围栏。塔内设穿壁楼梯,通达九层。首层面宽4.39米层,壁厚2.4米,高7.4米,自下而上,面宽和层高尺寸层层收分递减,至第九层面宽为2.86米,高为2.4米。塔顶高2.58米,塔刹高8米。
三影塔作为社会变革的遗存,建筑工艺的结晶,文化艺术的记录,见证了南雄的历史发展。古塔巍巍,阅尽沧桑。如今,崇楼广宇林立,如一幅连绵不绝的巨画,横亘南天。然而,纵然岁月逐渐模糊昔日容颜,三影古塔依然是雄州亮丽的风景,在它的身上,沉淀着这座城市古老而深沉的记忆。
能力秀主页 http://wm23.cn/wangziqiang
梧桐子首页 http://www.wutongzi.com/uc/98324249.html
微博 首页 http://weibo.com/u/5128291430/home?wvr=5&upfrom=v5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