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平台 探索东莞民营企业转型新路径

家乡区县: 东莞市

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地区发展日益分化的趋势,一些地区经过产业转型升级,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活力和后劲,一些地区则出现了“产业塌陷”的情况。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东莞也面临着产业转型升级的严峻考验,一些加工制造行业和企业转移到中西部和东南亚国家,增速明显放缓,如果缺乏有效的战略和举措,东莞也可能面临边缘化的挑战。

就东莞产业转型升级,主要谈五方面建议。第一,重新审视产业定位,努力把东莞打造成先进制造业基地。相比深圳、香港、广州等城市,东莞在经济总量和城市功能上还有较大差距,应在错位、特色和比较优势中明确产业定位。当前,全球正掀起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的新一轮工业革命,劳动力成本在制造竞争力中的作用下降,比我们成本更高的欧美国家都在推进再工业化、工业4.0战略。东莞制造业基础较好,尤其是电子信息产业较为发达,可以抓住新一轮工业革命机遇,积极争取国家、广东省的支持,配合支撑深圳、香港、广州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数字化制造、智能化制造,建设先进制造基地,逐步把东莞打造成“中国的德国”。

第二, 打造新型平台经济,形成服务于世界先进制造业供给与需求的战略交汇点。东莞可依托良好的区位,发挥互联网作用,不断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引导先进制造业发展要素聚集,构建覆盖全球制造业的虚拟和现实服务平台。如与国内外先进制造业基地组建市长联盟,举办东莞国际先进制造业博览会,建设先进制造业大数据中心,定期向全球发布信息,组织国内外相关企业、人才、技术等的交流,发展云制造等。

第三,提升产业层次,促进产业持续增长。目前,东莞的五大支柱产业和四大特色产业多属于传统产业,与其对应的服务业层次还不高,研发投入较少。可适应制造业服务化、定制化、个性化的趋势,围绕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四新经济,在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同时,在电动汽车、南粤历史文化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三大方向上多下工夫,如与雷诺公司合作开发电动汽车,与深圳、广州等城市组建旅游线路,积极发展机器人、生物、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等。

第四,推进深度融合,实现与深港更高水平一体化。目前,东莞单位土地产出仅是深圳的1/3、香港的1/8,应更加主动地接轨深圳、香港,增强深圳、香港的产业对东莞的辐射。在基础设施上,应推进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一体化,发展智慧城市群。在要素上,鼓励人才、资金自由流动。在产业发展上,形成分工合作的集体效应。在社会服务上,提升就医、教育等方面的一体化水平。

最后,营造产业生态,充分激发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创新活力。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支持大众创新和草根创新,促进领袖型企业和企业家脱颖而出。政府着力于营造外部环境,除硬件设施外,还要注重研发、设计、软件、数据库、信息网络等软要素的作用,强化资金、技能型员工、信息等支持,坚持依法办事。要从粗放式发展向精致化发展转变,倍加呵护东莞的区域品牌。建议每年举办市长咨询会,邀请全球制造业企业CEO指导,拓宽发展思路和视野。

QINPZ(2014-11-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