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让你了解中国式装腔

家乡区县: 清远市佛冈县

 所谓中国式装腔,就是一些中国人为了衣锦还乡,不得不在家乡亲朋好友面前撑面子,装有权、装有钱、装成功人士的现象。中国式装腔的核心是物质,普遍存在于70后、80后。 这些“装腔”一定程度上等于撒谎,无可避免地暴露了一些人的虚荣心。

  

主要人群

“装腔一族”以70后、80后居多,他们要么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夹心层,要么是初入职场、处于经验积累期的新人,既承受着生存困境,也面临着发展瓶颈。成功对于他们而言,原本就是一枚“青涩的果实”。只不过,在错乱价值观的驱动下,在浮躁心态的搅拌下,为了缝合自我处境和社会认同之间的裂痕,年轻人或主动或被动地采取了“中国式装腔”这一最直接最有效的修补方式。[2]

中国式装腔的常见表现方式

外出打工者过年时为了衣锦还乡,经常假装有钱撑面子。有打工者称回家一趟花销上万元,还有人回家前特地置办西装,买山寨苹果手机,就是为了能在亲友面前有面子。

过年故意把手机调成最大声,衣服LOGO越大越有型,吹牛跟明星大腕一起吃饭……

装腔后果

虚荣心作怪

通过“装腔”,年轻人实现了自己在亲朋好友那里的角色期待,在谎言编织的美好图景里,虽然自欺欺人,却也乐在其中。

此外高额的装腔行头、身价衬托下的巨额压岁钱等等,都会使本来就不富裕“装腔族”的生活陷入更加窘迫的状态。

行为反思

面子王国年轻人之所以敢于“装腔”,在于亲朋好友难以去辨别“中国式装腔”的真伪。“装腔”往往会被贴上爱慕虚荣、不诚信的标签,和个人的品质挂钩。当“装腔”从个体旨趣发酵成为集体偏好,成为不少年轻人共同的行为特征,我们就有必要透过虚幻的外衣,来观察年轻人的生存境遇和发展状况。“中国式装腔”的背后,也许隐含着一个阶层或群体生存生态的复杂信息。

望梅止渴也好,画饼充饥也罢,都只是权益之计,并非长久之策。与其“中国式装腔”,还不如脚踏实地提高自身的生存境遇和发展前景。毕竟,虚构的成功,编造的脸面,既经不起事实的推敲,也经不起时间的检验。打肿脸充胖子,于人无利,于己有害。

网络评论

对于一些年轻人来说,“装腔”背后也有各种无奈。搜狐网友“繁华似锦”表示,即使自己不介意,也必须顾及家人的面子。“如果不是亲戚朋友戴有色眼镜看人,谁愿意这样做呢?如果不去‘装’,就必须承受鄙视和嘲笑,为了逃避这种压力,一些尚未成功的年轻人,甚至会找出各种借口不回家,以求免去面对面的难堪!”

一名新华网网友说,在当下过分追求物质的价值观的驱动下,为了缝合自身处境和社会认同之间的裂痕,年轻人只好采取“中国式装腔”这一最直接最有效的修补方式。

“很多压力,其实是年轻人自己给自己造成的。”腾讯网友“星芳”认为,就拿尽孝来说,钱花得多并不代表孝道尽得好。很多子女都想在过年时给父母一个大红包,以显示自己“有出息”,但父母真正渴望的,其实还是子女相伴的天伦之乐。

一名新华网网友说,要抛弃这种“中国式装腔”,对个体来说,就必须让自己的内心强大起来,不要为外界的虚荣浮华所扰。对社会来说,也应该给奋斗中的年轻人更宽松的大环境,让他们有宽广的成长空间和发展平台。有了个人的强大和社会的宽容,年轻人就不必刻意“装腔”,只要踏实奋斗,就一定会赢得尊重。

网络营销秀主页;http://wm23.cn/BeeBeejun

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51927899.html

 

BeeBeejun(2014-11-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