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舜德(香港知名实业家)

家乡区县: 江门市台山市

作为一个外乡人,我一踏足江门就知道了旅港乡亲伍舜德先生的鼎鼎大名。他对国家和家乡建设的一笔笔资助,使他广受侨乡人民爱戴,他的家乡台山甚至尊称他为“旅外市长”。在熟知伍舜德先生的人看来,他不仅对国家和家乡作出了巨大贡献 ,同时还给侨乡留下了一笔更为不朽的精神财富,那么,它到底是什么呢?

在这里,我们有必要简略回顾一下伍舜德先生的人生履历。1912年,伍舜德先生出生在台山四九镇塘虾村,当时的中国内乱不休,加上饱受西方列强的欺凌,国家摇摇欲坠,人民生活水深火热。伍舜德先生幼年时即漂泊美洲,后辗转回国,历尽艰辛。旧时的中国还让伍舜德先生感到深深的屈辱。一次,他路过上海一公园门口, 看到自己的国土上竟然挂着“华人与狗,不得内进!”的木牌,愤懑之情填满心胸。国家羸弱,人民不会有尊严,一个人热爱自己的国家,就有责任促进国家强大,这成了伍舜德先生心中坚定的信念,也构成了伍舜德先生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的内核,正是在这种信念的砥砺下,伍舜德先生奋力拼搏,很快在同侪中出类拔萃。

事业有成后,伍舜德先生有能力将自己的信念变成现实。对国家和家乡各项建设的大量捐资,无疑是出自他的信念的举动。自改革开放以来,伍舜德和其家人已向国内捐资超过2亿港元,惠及到很多方面。伍舜德先生呼吁“大家都要为家乡为祖国做一点事,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出不了钱力的,就‘出口’,到海外为国家为家乡做宣传”。如今已成为江门标志性建筑之一的我市五邑华侨广场会展中心,就是在伍舜德先生“工程建成后实现天天展览,日日招商,年年欢庆,岁岁繁荣” 的期望中,由他首先动议并与17位朋友捐建的。国家强大,家乡繁荣,伍舜德先生的捐资目的明确而撼人。

伍舜德先生捐在教育方面的钱是最多的。他在家乡台山建了学校,在五邑大学、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北京清华大学等都有大量捐助,构建了一个从胎教、幼教、小学、中学、职中到大学以及成人教育的“系统工程”。伍舜德先生这么重视对家乡和国内教育的资助,是因为在他心中教育是实现强国梦的首要途径。

伍舜德先生对教育有深刻见解,他认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归结到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源于教育,只有搞好教育,不断培养人才,中国才能强大,才没人敢欺负。在培养人才上,伍舜德先生极为重视培养德才兼备和有群体精神的人才。他说,中国人能克服“一盘散沙”和“东亚病夫”这两大弱点,中国就有希望。伍舜德先生对教育的大力支持,念念不忘的,仍是他的强国信念。

信念高尚,行为感人,是伍舜德先生留在侨乡人心中的形象。其实在在日常生活中,伍舜德先生同样给侨乡留下了许多珍贵的东西。在资助国家和家乡建设的大业上,伍舜德先生是慷慨的,但当你得知他一件衣服要穿几十年,一顶绒帽要戴几十年时,所有人都会被伍舜德先生厚重的人格魅力所折服。

对祖国和家乡充满挚爱,促祖国强大和家乡繁荣不惜余力,慷慨而又节俭,这些都是伍舜德先生留给侨乡的无价的精神财富。今天,生活在侨乡的每一个人,能享有伍舜德先生留下的这笔精神财富,应倍感骄傲和自豪。当然,我们更有责任将其转化成建设富裕、文明、和谐侨乡的强大的动力,这也是对长眠在故乡怀中的伍舜德先生最好的告慰。

迷路小旅人(2014-11-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