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伯利1924年出生于台山市都斛龙湾村,14岁时父亲把他带到美国。
虽然走进新的生活,但在异国他乡的日子里受到歧视和冷漠,常使他不开心。余伯利和漂泊在异乡的中国人—样,饱受欺侮和耻辱。上世纪60年代时,他一边读书一边在自己家办的食馆打杂工,在返学的街道上,被那些自视高贵的美国人嘲笑是个矮小子,鄙视为“支那人”,还受到一些学生打骂。这激发起了他自强不息的信念,努力学习和钻研科学技术,立志掌握一技之才,为中国人争一口气。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余伯利从美国军校毕业后加入了空军部队,成为飞机机械师,由于战争惨烈,使飞行员大批减员,有一次要送一位高级军官到法国,但当时没有功能上乘的飞机,余伯利主动请缨,接受送飞任务,在途中他的飞机遇到德国战机疯狂袭击。在弹雨中余伯利在同伴的掩护下,勇敢地应战敌人,机智地闪避攻击,但他还是不幸被弹片击中了颈部,血流如注,飞机霎时跌下3000米。他咬紧牙关,重新拉升飞机,继续飞行。完成任务后他才知,同去的8架飞机只有他1架回还。此一行,余伯利得了英雄勋章,为中国人赢得了荣誉。
抗战结束后,余伯利用自己的技术,登记开业,从事修理机电设备的工作。后来在修理电视机中发现,很多电视画面欠缺清晰度是因为天线接受信号不强造成,他开始研究电视天线放大器,由于天线放大器安装后效果好,多个街区的美国人都请他安装天线,但单家独户的天线不够稳定,他又发明有线电视器材,把各街区联网控制统管,效果良好,受到美国人的赞扬。1948年,余伯利在美国宾州伊斯镇建立了世界第一个社区共同天线系统。1962年在宾州建立双郡有线电视台,成为世界第一位经营有线电视的中国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