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岸边的文艺兵——达拉特旗乌兰牧骑

家乡区县: 内蒙古达拉特旗

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是活跃在草原农舍和蒙古包之间的文艺团队。达拉特旗乌兰牧骑更是游牧在黄河岸边的一支不朽的文艺轻骑兵,依靠母亲河的无私滋养,借助农耕文化的深厚底蕴,歌颂着勤劳朴实的农村人民,弘扬着爱国爱党的主旋律。

1965年2月16日,达拉特旗乌兰牧骑建队,至今已有49年,从当时的9人发展到现在的62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到全体演职人员的50%。舞蹈演员34人,器乐演员10人,声乐演员15人。国家一级演员1名,二级演员2名,队员们个个一专多能,吹、拉、弹、唱、舞无所不会。报幕员也能唱歌,唱歌的还能拉马头琴伴奏,放下马头琴又能顶碗起舞。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支精悍的文艺队演出不受场地、舞台、布景等限制,随时随地可演,自行创作的节目主要取材于农牧民的生活,所到之处无不受到百姓们的热情欢迎。

近年来,为了打造一支专业性和知识性过硬的队伍,达旗乌兰牧骑严格要求每个队员不断探索和追求高质量的艺术表演。一方面,深入基层,将自创、自编、自演的节目带到田间地头,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农牧民群众的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另一方面,达拉特旗乌兰牧骑积极与北京等地知名文化传媒公司联络,将本土艺术推向更广阔的新天地。2005年,达拉特旗乌兰牧骑重组以来,为建设文化大旗,围绕中心工作,不断打造艺术精品,获(盟)市、自治区和国家级奖项近20项。

2002年,达拉特旗乌兰牧骑赴韩国参加“世界杯足球赛”“国际民间艺术节”。2008年,赴广东省中山市进行文化交流。2009年,受亚洲艺术节组委会委派我队全体队员赴孟加拉国、泰国进行为期15天的回访演出。2011年,部分队员赴韩国参加世界未来林沙漠治理活动期间的演出……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达旗乌兰牧骑分为两队到全旗130个行政村进行下基层演出和辅导工作,共演出147场,辅导30多场。演出形式主要是歌舞、戏剧小品。演出每到一处都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通过设立“代表委员流动之家”咨询台、发放宣传资料让老百姓真正了解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的新政策方针,更深入宣传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内涵,对各地村民反映的一些热点、疑点问题进行记录、整理并耐心解答,尽力帮助百姓解决实际困难。乌兰牧骑的每个队员在给群众带来精神食粮的同时也尽自己的能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他们演出结束后会深入到田间地头帮年长的农民伯伯干农活。

此外,达拉特旗乌兰牧骑经过为期两个月的精心准备,通过与文化馆、各苏木镇、街道、学校合作,2014年4月29日,一场题为《倾情为民》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场文艺演出在达拉特广场与观众见面。整场演出以群众路线为中心主题,排演了富有特色,又不失生活气息的二人台呱口《旗强民富好家园》、音乐快板《群众路线教育暖胸怀》、男声独唱《谢谢你我的农民兄弟》、配乐诗朗诵《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牵挂》、民歌对唱《党心民心心连心》、以及小品《最后一公里》等,现场气氛活跃,观众席上掌声不断。

乌兰牧骑是一支特殊的民族地区文艺团体,肩上担负着传播先进文化、活跃农村牧区文化生活的重要任务。随着内蒙古自治区建设“文化大区”进程的不断推进,达拉特旗乌兰牧骑锐意改革,始终坚持一专多能、两条腿走路,艰苦奋斗,努力走出一条具有专业民族艺术特色的康庄大道,正在努力打造新时期红旗乌兰牧骑。

边敏(2014-11-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