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善深(艺术大师)

家乡区县: 江门市台山市

被誉为现代岭南派四大家之一的杨善深先生是土生土长的赤溪客家人。大家亲切地尊称他杨老师。杨老师1913年出生于赤溪象岭村,少年聪慧,喜爱绘画,十二岁临习古画,十七岁移居香港,后赴日本留学,回国后专事绘画,曾师从岭南派第一代大师高剑父,几十年笔耕不辍,终成一代宗师,享誉海内外。赤溪出了位世界级的文化名人,这是客家乡亲的骄傲。
我与杨老师见面在1999年。在此之前,我先生曾多次向我提起杨老师,说:“杨先生是岭南派的绘画大师,与赵少昂、关山月、黎雄才齐名。他又是你们赤溪出生的文化名人、老乡,你应该去拜访他。”之后多方打听,终于在香港画界有名的经纪人黄先生的陪同下,于当年十月与我先生一起赴香港拜访。首次见面,印象最深的是杨老师面目清秀,举止文雅,和蔼可亲。坐落寒喧后,经黄先生介绍杨老师得知我家翁是知名画家,我又是赤溪老乡时。他显得特别兴奋,倍感亲切。他回忆起与家翁的交往,指着厅正中悬挂的“春风草堂”匾额说:“这字是1983年‘岭南四家’在北京举办画展时请你家翁写的,字写得太好了,我非常喜爱,所以一直挂在这里。”随后叫我们一起在匾额下照相留念。说到家乡,老师更是滔滔不绝,对家乡的变化颇为关心。并有意想回老家看看。我很理解老人的心意,我说:“回去后与赤溪镇领导联系,好好接待你。”老师听了连说:“好,好”。杨老师虽离家几十年,乡音始终未改,说得一口流利的家乡话。他也爱吃家乡菜。他向客人介绍自己时总是说:“我是赤溪人”。可见老人对家乡的深爱。
二○○三年秋天,在我夫妇及黄先生的陪同下,杨老师偕夫人带领其弟杨君泽及夫人等香港的亲属一行七人回到了家乡,受到镇政府主要领导及家乡亲人的热情接待,象岭村的乡亲听说杨老师回乡探望,好多老人都出来迎接,叙谈昔日的旧事。杨老师虽已是九旬老人,还是和孩童时一样,在祖屋的遗址前后恋恋不舍,述说往事。在参观赤溪小学时,杨老师扶着一棵老树回忆说:“上小学时爬上老树的横枝上玩耍。”然后又在树下照了像。如同又回到了孩提岁月。当日中午镇领导特地在镇政府内为杨老师准备了地道的家乡饭菜:有芋头扣肉、炒四棱豆、泥鱼、牛牯大力汤……,都是老人家喜欢的。老师胃口大开,特别高兴。在将要离开赤溪时,听说要修通赤田公路,他立即捐出二万元港币作资助,其弟也捐了二千元港币。
杨老师热爱乡土,对家乡的每一件重大活动都非常关心。凡要他协办的事他都热情应允。二○○三年第三届赤溪客属恳亲大会在家乡召开,他欣然书写了会名并题辞祝贺。同年受广州振兴赤溪联谊会邀请,在广州白天鹅宾馆与广州乡亲欢聚畅谈并为联谊会书写了会名和《赤溪会刊》刊名。后又为《曹峰侨刊》题写刊名。二○○四年佛山赤溪联谊会成立,聘请他任名誉会长并邀请他莅临成立大会,他都愉快地接受,并立即书写会名寄来。但惋惜的是就在成立大会的前几天杨老师因心脏病突发仙世未能如愿。
杨老师一生热爱祖国、乐于奉献,人品画风、均受赞誉。二○○二年10月将其精心创作的丈二巨幅画作《万古长情》及巨幅对联《万象乾坤千年松寿》献给北京人民大会堂。悬挂在西大厅,表达了他对祖国的深厚情怀及祝愿。1999年为表彰他的艺术成就,香港艺术发展局为其颁发了“视艺成就奖”。二○○四年又获得特区政府颁发的“银紫荆星章”。同年,广州艺术博物院落成特设“杨善深艺术馆”,杨老师无偿捐赠名人及其创作的书画作品二百余幅。
可惜的是这位德高望重、声蜚中外的艺术大师、赤溪人的老乡,不幸于二○○四年五月十五日与世长辞了,享年九十二岁。杨老师虽然离开我们已两年,但他的音容笑貌深深留在我们的心中。赤溪出了一位艺术大师,这是我们赤溪人的自豪和骄傲,我们永远怀念他!

迷路小旅人(2014-11-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