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山教育史上,有一位为台山女子师范教育作出了卓越贡献的人物,她就是台山县立女子乡村师范学校校长——陈婉华女士。
陈婉华女士(1905-1976年),台山市斗山镇六村莲洲大平里人,1929年毕业于广州岭南大学文科教育系,1930年3月任台山女师校长。1946年1月辞职赴港,1970年赴美。1976年3月8日在美国旧金山中央花园疗养院逝世,终生献身教育事业而未及结婚。
我国女子教育起步较迟。在科举时代,私塾和书院不收女生。1903年,满清政府颁布《奏定小学堂章程》,规定小学只收男生。迟至1907年,清廷颁布《女子小学堂章程》,女子才能入学读书。1912年,民国政府教育部才规定小学男女同校,1921年,广东省教育委员会核准省立一中招收女生,因而,在二十世纪初时,女子教育是一项独立的事业。
台山第一所女子学校是1908年在台城草朗街节孝祠成立的私立淑慎女子高等小学(当时实行癸卯学制,初等小学四年,高等小学三年,1923年后改为初小四年、高小两年),随后,在台城又开办了纲纪慎和浸信会两所女校。
1912年后,台山华侨捐出巨款在城乡各处兴办学校,当年教私塾的老秀才上不了算术、自然、图画、唱歌、体育等课,因而,台山在1913年5月26日正式成立县立师范学校,培养合格教育,办学初期,只收男生,1923年以合才收女生,由于女子教育起步较迟,所以能考上师范学校的女生很少。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需要大量的女教师,因而,台山县在1926年于县立女子小学增设师范讲习班。1928年在文庙(即学宫,现台山二小)正式成立台山县立女子乡村师范学校招收高小毕业生学习四年,陈婉华女士在1930年3月担任校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