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滨故事5

家乡区县: 淮滨县

朱元璋生在安徽省濠州,弟兄四个,十七岁上,父母和三个哥哥都相继去世,只撇下他一个人,孤苦伶仃,生活无着,到皇觉寺削发为僧,月余,游食合肥,尔后,历经光、固、汝、颖诸州,度了艰辛的三个岁月。明史对他这年的活动没有什么记载,然而淮滨县民间都广为流传着关于他的许多离奇的传说。                     一 元朝末年,某地有个小康人家,弟兄三个,娶三房媳妇,父亲善掐八字,会看地势,邻舍四乡,声名很大,红白事情,搬迁盖房,都少不了请他。一日,妯娌们谈起父亲年岁渐老,说不来啥时一口气不接,一辈子为人家瞧风水,选好地,临到自家岂不落个空?不如趁他还活着的时候,先看下一块地,将来安葬,也博得个子孙发迹,荣华富贵。三个儿子认为有理,齐来求告父亲。老头子沉思良久,长舒一气,说道:“好吧!你们给我到沟东三斗地里砍条鲤鱼去,只怕没有福气!”老二老三心内好大不满:“真是老糊涂了,那块地里连水都没有,哪来的鲤鱼?”老大是个孝子,心里虽然也在犯疑,却唯唯遵命。老二老三看老大拿着鱼罩走了,只好懒洋洋地跟在后头。弟兄三人,在三斗地里举罩乱砍,砍过一遍,地坡湿了,砍过二遍,起了踢脚面子水,砍过三遍,水涨过膝盖。砍了不久,果然捉住一条活蹦乱跳的鲤鱼,提回家来。遵照父亲吩咐,大儿子亲自监督,刮掉鱼鳞,其余丝毫不动,煎烧好了,端到他的面前。他吃完鱼肉,留下一幅鱼骨和肠肚,对大儿子说:“端给妯娌们吃去。”大媳妇心想:肉都吃了,剩下鱼骨怎么吃?二媳妇厥着嘴:吃过的嘴罢子给我们,恶心死了!这时,门外走来一位乞讨的老妪,名叫朱嬷,三媳妇端起盘子对朱嬷道:“吃这个吗?给你!”朱嬷接过,一股喷香钻进鼻子,三吞两燕,吃个精光,老头子知道了,连叹“没命没命”。后来,朱嬷怀孕两年多,生下一个儿子来,就是朱元璋。                     二
蜿蜿蜓蜓的泉河上,有许许多多渡口,其中有个严家渡口,位于固始县桥沟乡境内。这个渡口的名称,来历要追溯到元朝末期。那时,军师日演八卦,夜观景象,算到异朝“天子”出世,屡次追杀不遂,已长成十有余岁,某月某日午时,要从固始境内东渡泉河,前去安徽。这朝“天子”过河时,当是头顶绿阳伞,身穿紫红袍,骑匹白龙马,细吹又细打。为了杀掉此人,保住当今的皇位,泉河渡口布满士兵,把的针扎不进,水泼不入,铁筒一般。来往行人,个个盘查,一个也别想漏过。青少年过河的,不知被杀了多少。但是,到了晌午仍没见到气派的“天子”,行人也近于绝迹了。眼看午时将过,突然一个孩子翻越河堤走来。只见他左手擎一片荷叶当作阳伞,右手攥一根去过皮的白柳条,夹在裆下戏嬉为马,浑身丝线不挂,晒得紫红紫红,嘴里一会儿学着锁呐声“都鲁哇,都鲁哇”的乱吹,一会儿学着锣鼓响“冬冬锵,冬冬锵”的乱打,身上散发着浓厚的腥味,守渡的士兵心想:天下的人都做了皇帝,也不一会轮到他,就放这个花子过去吧!朱元璋没受任何盘查,安然渡过了泉河。

不要说话(2014-11-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