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名人

家乡区县: 西华县

 

科举造就的不仅仅是一个庞大的人才群体,也在大幅度地改变着文官集团的运转模式,塑造着文官集团的整体性格,这种影响在开元时期初现端倪,并将在后来中国一千多年的历史中持续不断地表现出来——历史名人张九龄

公元734年(开元二十二年)的除夕刚过,正在家乡丁母丧的张九龄突然接到了来自京城的加急诏书:玄宗命他马上进京拜相。

几乎来不及做任何思考,张九龄就听命火速北上。其时玄宗移驾东都洛阳,从张九龄的家乡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到洛阳有四千一百四十二里,途中多需跋山涉水。张九龄日夜兼程,二十多天后与玄宗相见。

从青年时代就深怀佐国梦想的张九龄自然很清楚,在三十多年的宦海沉浮后,而今他终于遇到了一个可以施展平生抱负的好机会,可依照他崇奉的古礼,拜相诏书显然来得不是很合时机,他向玄宗请求,希望能在丁忧期满后再到长安上任。

玄宗直截了当地拒绝了张九龄的请求,对他说,现在正是国家急需用人之时,不需拘泥于礼法,请他立即斩断哀思,开始处理政务。(唐玄宗,《答张九龄让起复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批》)

玄宗的说法并不能平息张九龄内心的冲突,带着一丝不安,张九龄赴任宰相一职。这个职务非常有利于张九龄实现他的文治梦想,但是数年后,张九龄将会发现,在是否应在丁忧期满后再上任这个问题上,玄宗和他的不一致正是表现了两个人的不同,那就是玄宗并没有像他一样真正把儒家学说作为立身经世的最高准则。

但毕竟是玄宗给了张九龄实现功业梦的机遇,在本朝开国的近百年里,朝政一直由关陇士族牢牢地掌控着,玄宗的即位改变了这种状况,一大批庶族士子通过科举大批地进入中枢。在张九龄之前,宋璟、刘幽求、苏頲、张说等人先后拜相,他们和张九龄一样,都是进士出身,玄宗与他们合力开创了开元之治,使唐朝迎来盛世。

科举造就的不仅仅是一个庞大的人才群体,也在大幅度地改变着文官集团的运转模式,塑造着文官集团的整体性格,这种影响在开元时期初现端倪,并将在后来中国一千多年的历史中持续不断地表现出来。

古 愚(2014-11-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