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在围场当地拍摄
■一位农村教师,“捡来”个妈养5年,成为“感动河北十大人物”,被尊称为“承德好人”;
■“承德好人”上银幕,所有演员无条件接拍电影,导演称,电影12月拍摄,没人喊苦喊累,因为大家都被感动着;
■国家广电总局对影片拍摄给予高度评价,并将其列为道德宣传重点影片向全社会推荐;
■期待《承德好人》催生“好人效应”,让满城善意浓浓、善心涌动、善行如潮、善果累累……
广电总局列为道德宣传重点影片——
□和合承德网记者 亚男 天颖
12月7日,省会石家庄博纳国际影城。电影《承德好人》首映仪式隆重举行,国家广电总局、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发展局、河北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共青团河北省委、省文联、河北电影制片厂等部门领导和省会各界群众、人物原型张国富以及电影主创人员等参加了首映礼,承德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险峰与出品方相关领导共同启动首映水晶球。
12月25日,承德市承德大剧院。《承德好人》承德放映启动仪式举行,市领导郑晓东、赵险峰、刘文勤、刘学军、张春明、郭椿、贾玉英、于列、胡晓红、贾珍山、陈庆武、段晓岩、周义强等出席活动,并与各界群众一道观看了影片。
由河北省委宣传部、承德市委宣传部和诗慧鼎言文化传媒(北京)有限公司联合拍摄的主旋律数字电影《承德好人》,根据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育太和乡双峰山村小学教师张国富原型事迹改编,由华语影坛新锐导演刘国权执导,著名演员鲁园、徐光宇、王凯等主演。影片以艺术的手法,直观形象地再现了张国富老师的感人事迹,深刻揭示了他的内心世界,塑造了一个可亲、可敬、可信的山村小学教师形象。
在《承德好人》承德放映启动仪式上,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赵险峰在讲话中说,影片《承德好人》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深刻的价值观,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思想道德建设的一次实践,是深化“善行河北、积善承德”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的有效抓手。这将对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展示社会主义新风貌,促进社会和谐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原型故事
情动冀辽两省
影片《承德好人》取材于真人真事,原型即是围场教师张国富。
2002年,张国富在下班回家途中“捡”了一位既聋又哑且不识字的老太太,从此,这位老太太便融入了张国富的家庭,得到张国富如对待亲娘般的关照。5年间,张国富像对待亲生母亲一样不求任何回报,无怨无悔地照顾、赡养着这位老人,并经过多方努力,为老人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充分体现了一对非亲母子间略带传奇色彩但又很平常现实的生活,令人深深地感受到承德好人为流浪老人提供陌生援助,却在相处间产生那种浓得化不开的母子亲情——这种人世间最可贵最真挚的无私情感和无言大爱。
张国富的事迹经多家媒体报道,情动冀辽两省,引起强烈反响。他的事迹被传为佳话,人们亲切地称他为“承德好人”。2008年,张国富被评为“感动河北十大人物”,获河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承德市“道德模范”和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养老敬老道德模范”殊荣。
国家广电总局对影片的拍摄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将此片列为道德宣传重点影片向全社会推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