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街村(一)

家乡区县: 郾城区

南街村(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城关镇南街村)

    南街村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全国十大名村,它是集体主义经济的代名词。在坚持集体主义的原则下,南街村几近实现了共同富裕,经济平稳发展,社会和谐,人们安居乐业。南街村成功的关键是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坚持集体主义。南街村是国家4A级景区,长期生活工作在南街村做出突出贡献的非南街村籍人士,被授予“荣誉村民”称号。南街村集团是南街村创建的集体经济实体,下属28个企业,产业涉及食品、饮料、酒类、印刷、包装、医药、工艺品雕刻、旅游等。

简介编辑南街村位于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城南隅,紧靠107国道,西临京广铁路和石武客运专线,东临京珠高速公路,早在20世纪90年代产值就突破1亿元成为有名的“亿元村”,但资产负债率一直偏高。南街村村民享受住房、医疗、教育等多项福利待遇,生活富足而安逸,但外来劳动力无法享受村民的待遇。南街村村容整洁,宁静而美丽,并设有自己的工业区。全村有回、汉两个民族,共848户,3180口人,1000亩耕地,总面积1.78平方公里。村里有26家村营企业,诸如拉面工厂等。1984年,村办企业的总产值只有70万元,到1995年已经达到12亿,实现了飞跃发展。在2008年,该村银行负债实际达17亿元人民币。一度传出南街村破产的谣言。实际当时资产26亿,负债17亿,远未达到破产的边缘,也比同时期大部分在金融海啸中挣扎的企业强很多。经过2年努力,到2010年,资产已经积累到30亿,负债下降到4亿,重新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改革开放以来,南街村遵循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因地制宜,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走集体共同富裕道路,无条件获得了大量银行贷款,实现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

南街村坚持用毛泽东思想教育人,以雷锋精神鼓舞人,以革命歌曲激励人,提出了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奋斗目标,强化了职工村民的集体主义精神,营造了浓厚的昂扬向上的集体主义氛围。全村党员干部、职工村民发扬“二百五”的“傻子”精神,坚持“外圆内方”的治村方略,人人敬业爱岗、乐于奉献。党务、村政、企管、教育、民兵、治安、工会、共青、妇联、计划生育等各项工作。这些均受到了党中央和省、市、县各级领导的高度称赞。[1] 南街村获得了“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村民委员会”、“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名村”、“国家级生态村”、“全国优秀乡镇企业”等殊荣。南街村集团多次获得国家级、省市级荣誉称号:是中国食品工业质量效益奖企业、工业排头兵企业、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企业、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龙头食品企业、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河南省百户规模优势企业、河南省重点服务企业、河南省科技企业和河南省民营科技企业50强等。“南街村”商标为国家驰名商标。

南街村与其他村有一个巨大的区别,那就是他们以基于毛泽东思想的集体主义为理念,提出建设“共产主义小社会”的目标。毛泽东式的集体主义因80年代取消人民公社而失去了影响力。但是,南街村却把毛泽东的集体主义树为旗帜。已经富裕起来的南街村被称为“南街村现象”,并引起了全国的关注。 南街村“共产主义的要素”的核心是独特的平均主义的经济体制。村民们在村的行政机构及村营企业上班,根据工作内容,每月付给150元到200元的固定工资。 工资虽然很低,但是村民免费享受粮食、肉、油等配给。住宅、教育、医疗、办红白喜事也一概不收费。如果村民上大学,学费也由村里负担。村民享受的福利费用每年每人平均6700元。

南街村实行的是“工资 供给”的分配制度,村民们免费享受住房、医疗、上学、中央空调、肉、蛋、面、节假日食品、购物券等14项公共福利待遇,生活上无后顾之忧。全体村民居住在30多栋配备齐全的花园式的现代化公寓里,人人安居乐业、家家生活幸福。南街村大办公益事业,相继建起了一系列公益设施。街道宽阔平坦,道旁绿树成荫,路灯彩灯交相辉映,厂房住宅鳞次栉比。成立了艺术团、军乐队、盘鼓队、门球队,建起了文化园、图书馆、档案馆、医院、康寿乐园等。同时,大办教育事业,投巨资建起了现代化、高标准的幼儿园、中小学和高中,还办起了报社、广播站和电视台。

先后有30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和200多位将军到南街村视察指导工作,其中有朱镕基、乔石、宋平、李岚清、曾庆红、李长春、罗干、张爱萍、刘云山、曹刚川等党政军领导同志;《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央电视台、《朝日新闻》、美国之音等众多国内外新闻媒体对南街村作了大量报道;美、英、法、德、日等20多个国家的数十家新闻单位也都到南街村作过实地采访。[2] 传言称时任朱总理在听取南街村的产值及经营状况后询问南街村利税数额,发现利税与宣称的产值完全不成比例,这表明了南街村在获得贷款的情况下盲目扩张而几乎没有效率,表示中国不能再出现这样的村。几大国有银行股份制改革后,由于南街村数亿贷款无法偿还而产生的不良信用记录,南街村被列入银行信用黑名单。

南街人正以豪迈的热情,在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征程上奋进。“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 早上6点15分,南街村的广播站开始播放颂扬毛泽东的革命歌曲《东方红》, 毛泽东的雕像如守护神一样耸立在南街村的广场上。广场上还有“毛泽东思想永远放光芒”等大标语。南街村新的一天便伴随这轻快旋律开始。

村内概况

南街村依靠当地粮食资源,围绕农业办工业,围绕龙头企业上配 南街村

套项目。发展粮食深加工,形成了农工贸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格局。从而实现了层层增值和良性循环,壮大了集体经济实力。此外组建的国家大型一档企业——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在1991年率先摘取河南省“亿元村”桂冠,1993产值突破16亿元。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是产、供、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集体性质的大型集团公司。南街村集团下属企业28个南街村集团以粮食深加工为主导方向、以生产多种方便食品为龙头,产业涉及食品、饮料、酒类、印刷、包装、医药、工艺品雕刻、旅游等,产品有15大类,近200个品种。分别是:面粉系列、方便面系列、调味品系列、饮料系列、啤酒系列、白酒系列、湿面系列、麦恩休闲食品系列、药品系列、包装材料系列、胶印制品系列、彩印制品系列、工艺品系列、假发系列等。其中部分产品出口销售到蒙古、朝鲜、俄罗斯、韩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孟加拉国、南非等国。[3]

南街村兴建了食品、农业生态旅游、医药、电器、钢铁五大工业园区,并聘请高级人才管理企业。南街村发展潜力大、前景好。

“和谐社会”的最大障碍是不平等,财富集中到少数特权及富裕阶层手中,农民等弱势群体不能充分享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南街村的尝试开辟了一条确保村民很快过上“小康生活”的道路。 在南街村的村营面粉厂作财务工作的李永旗(24岁),今年元旦与在同村结识的男朋友举行了婚礼。与在村营工艺品公司工作的丈夫及公公、婆婆住在一起。住宅是村营两间一套(75平方米)的公寓。 结婚仪式按南街村的规矩,由村里举行“集体婚礼”,婚礼每年元旦举行一次。2010年的集体婚礼包括李永旗夫妇,共有20对新郎、新娘参加。村里送给新人的纪念品是《毛泽东选集》。 集体婚礼是南街村集体主义的一个象征。村党委书记王宏斌说,举行集体婚礼的目的是杜绝浪费,培养新人的集体主义观念。虽然不强制参加集体婚礼,但是如果忌讳参加集体婚礼就等于不服从村当局意见。也许是这个原因,据说至今还没有新郎、新娘拒绝参加集体婚礼。在集体主义的压力下,参加集体婚礼似乎事实上已经成了村民的“义务”。 南街村集体主义的另一个象征是搞军事训练。村里有约8500人的民兵,其中多数是非南街村出身,而在南街村的企业中工作的人。通过军训,向村民等灌输集体主义思想。

长期在南街村工作,并做出较大贡献的非南街村出身者,村里给予他们“名誉村民”资格。得到这个资格的人可享受与本村村民一样的待遇。因此申请当“名誉村民”的人非常多。 南街村团委书记吕小虎(32岁)认为,南街村的模式是理论和实践相一致的发展模式。

自从获得某些要员的肯定之后,银行便对南街村大开方便之门。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冯仕政曾对南街村进行调研,其根据不完全统计的1985—1998年南街村银行贷款的数据分析后得出:第一,总产值和银行贷款增长趋势是完全一致的,增长幅度也差不多,在总产值翻番的同时,银行贷款也在翻番。第二,1991年及以后,银行贷款远远高于利税,到1998年已接近7倍。“南街村的高速经济增长不是靠自身积累,而是靠银行贷款。”冯认为,南街村经济是典型的“高增长、低效率”,正是在巨额银行贷款的拉动下,南街村经济才能在效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情况下,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 。

从1991年开始,南街村的贷款额连续多年数倍于其利税,即使多年未见效益,银行也愿意向南街村放款。据知情者称,作为南街村集团一把手的王宏斌,从未看企业财务报表,对企业经营发展并无成熟规划,“他喜欢把自己定位为一个政治人物”[4] 。

村内组织

南街村党委成立于1992年9月,下设24个党支部,630多名党员。党委成员7人,党委书记1人,副书记6人。

村党委下设党委办、宣教办、党校等机构单位,配合党委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

村党委以“公生明,廉生威”为座右铭,着力搞好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廉政建设,强化党员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教育,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处处为群众着想,真心实意 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在村党委的正确带领下,全村党员干部、职工村民求真务实、开拓 创新、大公无私、奋勇拼搏,取得了两个文明建设的双丰收,在建设共产主义小社区的征途上,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凯歌。

南街村党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命名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被河南省委组织部命名为“全省先进五好村党支部”。全国党建研究会会长、中组部原部长张全景视察南街村时题词:“全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 。”[5]

书记王宏斌:

河南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全国劳 动模范,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

当选为:中共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代表。

南街村集团现有基层工会组织20个,职工11000人。南街村工会自建立以来,注重工会领导班子建设和组织建设,充分运用党内监督、法律监督、财务审计监督和舆论监督等手段,形成良好的内部制约机制。
集团公司工会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方针和依靠职工办企业的理念,不断强化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和干事创业的热情,广大职工群众以对企业高度负责的精神,积极投身小社区建设。集团工会紧紧围绕党委工作全局,坚持同职工群众心连心,把服务大局和服务职工有机结合起来,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坚持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依法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为职工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南街村集团工会被省总工会评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被省总工会、省经贸委评为“河南省管理创新最佳单位”,被省总工会、省经贸委评为“河南省管理创新最佳单位”[6]

南街村妇联会是村党委联系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妇联的主要任务是团结、教育、服务、联谊,基本职能是代表和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促进男女平等,为南街村两个文明建设作贡献。妇联会现有30个基层妇代组织,分五个小组,每组设一名组长,各基层妇代组织都有自己的委员,与村妇联形成网络,共同负责全村的妇女工作。

 

 

 

 

 

 

 

 

 

 

 

daring阿甘(2014-11-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