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城五陵二

家乡区县: 渭南市蒲城县

景陵是唐宪宗李纯墓。李纯是唐朝第十二个皇帝,生于唐代宗大历十三年(公元778年),元和十五年(公元821 年)春正月,暴崩于大明宫中和殿,终年四十三岁。

景陵位于蒲城县城西北7公里的金帜山(今三合乡义龙、赵家、景陵村附近)。金帜山(又称半山)属南山山系,山势由西南向东北方向延伸,诸峰罗列(最高峰海拔806米),形成拱卫之势,巍峨壮丽,阳光映照,犹如悬帜,故名金帜山。

西3公里为桥陵,东19公里为泰陵。景陵依山建陵,座北向南,陵园布局与其他唐帝陵略同,分内外城垣,四周均设陵门,其位置分别为:
朱雀门。在今三合乡景陵村东北约400米处;
玄武门。在今大孔乡王坡村西;
青龙门。在今翔村乡皇边村西;
白虎门。在今三合乡原家山村后。
景陵“封内20平方公里”,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占地20顷30亩,陵道长3279.5米,宽105.4米(合34.56公顷,518亩),陵南广植苍柏。
景陵依山为陵,陵区周围20公里。陵园东南和西南角阙址间距及西南和西北角阙址间距均2400米,南北二神门间距2500米,东西二神门间距2900米。陵园东南、西南和西北角阙址尚在,东南角阙址高4米、底长20米、宽7米;西南角阙址高3.5米、底径15米;西北角阙址高5.5米、底径14米。三个角阙址附近出土唐代砖瓦碎块甚多。
陵园四神门外4对阙址、乳台和鹊台均在。南神门北50米为献殿遗址,范围东西200、南北150米。鹊台的西阙址尚在,高1米、底长7米、宽6米。东阙址已被平掉,二阙址间距63米。鹊台北距陵园南神门2876米,北距乳台2350米。其二阙址东西间距195米,均被严重破坏。

唐宪宗李纯,原名李淳,被立为皇太子以后改名。他是唐顺宗长子,大历十三年(778)二月十四日出生在长安宫中。宪宗即位以后,经常阅读历朝实录,每读到贞观、开元故事,他就仰慕不已。宪宗以祖上圣明之君为榜样,认真总结历史经验,比较注重发挥群臣的作用,敢于任用和倚重宰相,他在延英殿与宰相议事,都是很晚才退朝。宪宗在位15年间,勤勉政事,君臣同心同德,从而取得了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并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成就了唐朝的中兴气象。长期以来,唐朝皇帝得到评价较高的有三人:太宗、玄宗、宪宗。宪宗没有能够像太宗和玄宗那样开创一个辉煌盛世,却能够和他们并驾齐驱、相提并论,这也正说明了他的不同寻常。
宪宗李纯在位期间,以裴度、李降为相,整顿江淮财赋,以增加财政收入。并利用藩镇之间的矛盾,先后平定了刘辟、李锜、吴元济等藩镇叛乱,朝政始有复兴之势。但其晚年,宠信奸臣皇甫鎛、程异,荒于政事。他在后官里多内劈,至死没有立皇后。晚年迷信炼丹术,企图长生不老,求取“长生药”。元和十五年(820年)正月,宪宗因服用金丹中毒,身体不适,病危之际被宦官王守澄、陈弘志等人杀害,死年43岁,葬于景陵。

 

D.M(2014-11-30)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