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驿站。清初,为加强南北之间的联系,清廷设立了自东南各省至京的驿道,俗称“九省御道”。这条驿道便穿经羊流。
顺治十年(1653),以东南全闽、两浙、吴会、淮扬诸路至京由泰沂为捷径,遂在羊流店设立驿站,为全省首批设立的六个驿站之一。“南京到北京,羊流在当中”。这句古来的俗语,恰如其分的点明了古代羊流的区位和地位。许多文人墨客、达官显贵都途径羊流,留下了动人的丽句华章,至今所见近300首(篇),成为中华诗册上一个罕见的奇观。目前,已整理出版了一套全面反映千年古镇羊流历史文化的图书《羊流风华》。到清代中叶,羊流店在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活动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渐渐发展为北方名镇。这一时期,山西、济南、章丘、掖县、泰安等地的商人纷纷来羊流经商,多以小本经营为主,主要有盐业、药铺、当铺、酒店、油坊、辫庄、杂货店、钱庄、布店酱菜铺、车马店等,一时商贾云集,店铺比邻,多达100余家,买卖十分兴隆。仅目前可查到的商号就有50余个,其中最有名的店铺为“东福盛”、“新福盛”、“东大盛”、“万生店”,当时号称“四大盛”。羊流店商贸规模远远超过县城,成为商贸重镇。从民国初年至建国前,商贸进入“萧条荒凉”时期。20年代由于天灾、匪患、苛捐杂税的影响,商业不景气。至30年代,开始有所恢复;1936年又有较大发展。1938年后,店铺大多被迫歇业。至到建国初,羊流商业才得到逐步恢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