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脸谱,大家脑海里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京剧脸谱,其实不然,今天我就用一张图来引领着大家领略一下我们秦腔脸谱的独特魅力。
脸谱是中国戏曲演员脸上的绘画,用于舞台演出时的化妆造型艺术。脸谱对于不同的行当,情况不一。“生”、“旦”面部化妆简单,略施脂粉,叫“俊扮”、“素面”、“洁面”。而“净行”与“丑行”面部绘画比较复杂,特别是净,都是重施油彩的,图案复杂,因此称"花脸"。戏曲中的脸谱,主要指净的面部绘画。而“丑”,因起扮演戏剧角色,故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有歌曲脸谱和电视剧脸谱。
大家看到的脸谱大致可以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工艺美术性脸谱。这类脸谱是作者根据自己的思维想象,在石膏材质的脸形上,用绘画,编织,刺绣等手法制作出形态各异,色彩图案变化多样的脸谱制品,这类脸谱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另一类是舞台实用脸谱。这类脸谱是根据剧情和剧中人物的需要,演员用夸张的手法在脸上勾画出不同颜色,不同图案和纹样的脸谱。
秦腔脸谱是以秦腔戏剧中的人物为依据而制作的,如今也形成了一套规范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如色彩运用上讲究红忠、黑直、粉奸、金神的人物特征。秦腔脸谱不仅是一种小巧精致的工艺品,还是研究秦腔艺术、民俗风情的珍贵资料。 拥有一千五百年历史的木勺脸谱深受海内外人士的喜爱。
秦腔脸谱,作为秦腔戏曲艺术的固有组成部分,有它自身的一套完整体系,多年来一直保持。对于秦腔脸谱的特点及其与京剧脸谱的关系,著名京剧研究家、京剧脸谱绘制大家、九十余岁高龄的刘曾复先生在《浅谈秦腔脸谱》一文中有精彩的论述:“在发展中,京剧也很自然地向花部中重要剧种秦腔吸取非常有益的经验,包括脸谱。……秦腔脸谱总的来说比现行京剧净角脸谱复杂,特别是眉眼花纹比较碎。现行京剧净角脸谱虽然比较简单整齐,但是京剧早年的脸谱中许多碎脸和歪脸的花纹还是细碎的。秦腔脸谱的复杂表明它比现行京剧净角脸谱古典。
陕西省关中地区与陕南地区,历史上曾经流行过用悬挂绘有彩色善面图形的木马勺来镇宅辟邪的习俗。凡家中遇到不顺心的事,诸如人丁不旺,意外灾难发生,就请社火艺人在平日的舀水木马勺上画一善面图形,挂在门框上或房廊下,据说可以镇宅辟邪。这些举动在今天看来像是一件滑稽的举动,但在科学不发达的当时,人们却只能采取这种方式,把希望寄托在这么一把木马勺上,有时可能会起到一定的精神慰籍作用,这与我们祖国其它民俗如春节贴春联换桃符,端午节插菖蒲剑、悬挂钟馗象等有着一样的道理。
几千年来,我们的先民们正是从这众多的纷繁民俗中生活过来的。为什么用木马勺来绘蚩尤象呢?
据社火艺人讲,理由有三:
一、木马勺家家有之,也就是说材料可信手拈来;
二、木马勺极象人头,便于表现蚩尤形象;
三、我国古代有桃、柳辟邪之说,木马勺多为柳木所为,本身已可辟邪,为什么过去关中地区曾盛行过此俗呢?这与历史有关。关中为西周、秦、汉发祥之地,且外来影响较少。西周、秦、汉遗风至今尚有存余祭蚩尤等事不能不留下痕迹。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已经被秦腔脸谱所深深地折服。如果你觉得它还不错的话,不妨在闲暇的时候带上你的家人,来我们陕西亲身感受一下秦腔脸谱的独特魅力,我想那一定会是一种很特别的体验。亲爱滴朋友们,心动不如行动,还等什么,快带上自己的好心情,出发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