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孤泉,又名袈裟泉,印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
独孤泉实在是个充满佛教禅意的地方,自崖壁石隙流出的泉水,千百年来滋养着古刹灵岩寺的袈裟僧众。
独孤泉, 又名袈裟泉、印泉,位于灵岩寺“转轮藏”庙堂遗址的东侧路南悬崖下,因泉边立有一座被称为“铁袈裟”的铸铁块,故取名为“袈裟泉”,曾列金、明、清三代七十二名泉。
崖下袈裟伴古泉
沿山路拾级而上,路西山崖下一片开阔景观,崖上青松翠柏,崖下流水潺潺,泉水顺流而下,流经两个石雕兽口后,泻入一不规则景观池塘,池塘面积较大,水不甚深,清澈见底,池中金鲤成群,在团团盛开的睡莲中悠然嬉戏,池边曲廊环绕,危崖峭立,丛木悬生。
穿过池塘西侧一雕廊建筑,里面别有洞天,崖上满目苍翠,崖下泉水潺潺,泉水自石隙流出后,跌落一泉池,池中鹅卵石历历可数。崖下池边,立有一铸铁块,外形酷似铁袈裟,故名“袈裟泉”,又名印泉、孤独泉,相传当年法定禅师建寺时,有铁自地掘出,高可五六尺,重达数千斤,天然水田纹,颇似袈裟,泉因此得名,乾隆皇帝曾述“铸铁不成想以废,至此半途徒废勤”。
袈裟泉水势尚好,泉水叮叮淙淙,引得诸多游客泉边驻足留影,戏水游玩。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泉水还不是最大,丰水时节,有泉水自崖上跌落,不停地敲打着崖下的铁袈裟,场面蔚为壮观。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