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刘芝迎,我为大家讲周至《秦岭七十二峪探秘》之西安周至楼观田峪口。
田峪古名蚰蜒河,从秦岭梁发源,汇集大小支流十余个,从涓涓细流到浩浩荡荡,一路高歌地流出山来,奔向渭河,百余里的行程中,人文汇萃,从汉武帝的长杨宫到赵公明的财神庙,无不集秀美神奇于一身,给人无限思索与遐想。单是从楼观台开始,到田峪四十里峡谷风光,就令人目不遐给,流连往返。
田峪河出山口西侧就是楼观台,这个已经被商人开发的没有一点古代气息的景点,咱就不多说了,顺着西侧山梁你可以到达一个叫石楼山的地方,相传楼观台的名字也就是从那里传承下来的。田峪口东侧是原始台,这里曾经修有与楼观台一样雄伟壮观的庙宇,原名叫原始玉清宫,早于古时就毁于山火,没有象楼观台样幸存下来,变成了人们常说起的遗址;只是顺着东梁向上行到地肺山顶,八卦楼(栖真亭)与仰天池还在。
进入田峪河,首先你要进一个叫殿镇的村子。田峪是一个大的山沟,过去时候,常住的人口比较多,每天都有山里人到这里出售土产品,林产品,购买生产生活资料,因此前些年来有象西安东门里鬼市一样的露水集,交换完成后,可以从容地用一天时间走完回家的路。这个殿镇过去有木材,生漆、木耳、山货等的门市,财神赵公明在这里做过经营,所以这小小山村就有了与众不同的地名。
进山是砂石路,当年大跃进时期修的,一路上都是不知名的草与树木,早先住过人的房子现在只剩下土墙与石碾,偶而一户人家,门前的小黄狗有一声,没一声地叫着,几只肥鸡悠闲地找着吃的,没有看见主人在不在,也许都忙活着自己的生计。有名没名的小沟,都被铁栅栏封着,成为天保工程的一部分。一路上还有正在搞开发的人修的门楼,亭阁,听说叫国家植物园,现在人兴把名头整大,动不动就国家什么,有点坏了这个神圣的名头。
路还在继续,一种针尖大的小虫子在眼前飞来飞去,你使出浑身力气挥之不去,真到飞进你的眼里,被打死,才罢。要提防的还有象蜜蜂一样大的牛虻,吸血,一口扎到你身上就不顾死活地吃了起来,丰硕的屁股露在外面,等着你一下打死它。岔沟里有水汩汩地流着,有瀑布,有水潭,路边草地上蝴蝶也多了起来,当然小树上的蝉也在吱吱地叫个不住,好象是热的不喊出来不会凉下来一样。
阳河沟过了,路边各种色彩的花也在继续,再走就是十老洞。“田峪十老”在楼观台道教史上有重要地位。南北朝时期,周武帝诏令建通道观于此,观旁有石洞,选派王延、严达等十位高道相聚于此研讨道学,弘扬道德,十人被称为“田峪十老”。通道观早已经湮灭在历史长河里,现在当地人也把地名叫成了石龙洞。这洞在半山腰中,不经当地人指点,很难找到,原来有田峪十老塑像,现在只剩下烟熏火燎的十几平米大的漆黑山洞而已。其实说起石龙,并非没有来头,这一带河里就叫九龙潭,河东有一个叫镇龙石的地方,这石上摞石的景致,可能在《红楼梦》里才有吧。
一直延伸到河边的绿,让你沁心润肺,如果你有兴趣,河边的草丛中也许就有一树熟透的刺莓,采一只过来,尝一尝,别有一番滋味。转过一个S型大弯,你会发现前南还的更大的一个S等着你。河水弯弯,溪流潺潺,你关心的也许只是距离目的地有多远了。
右边有几户人家,这个沟叫西南沟,搞穿越的人都从这里起步到就峪去,当然给里而走还有另一条路,腐败的路线大多如此。田峪也是古代通往陕南的官道,一路上向两边山崖上看,不时就有栈道的遗迹,古时田峪河水浩浩淼淼,四十里峡地区只有冬天才能通行,当然名气比起同在周至县的傥骆道,要差好多个档次。这一带的栈道叫湘子栈道,相传韩湘子走过,你从转弯处回头望一眼山坡上石头光光的湘子镜,传说可是韩湘子遗物了。
再转几个弯,星星点点的农家还在土坏房里生息繁衍,前面左手有两个山沟,就是大野羊与小野羊。野羊就是羚牛,也叫大白羊,金毛纽角羚,田峪里以野牛野羊命名的地方还不止这些,可见这个国宝级动物过去可是这里的常客呀。右边的山下就是过去九焰乡政府所在地,这个九焰山,指的是不远处山脊上的一个山头,自古秦岭山区多出土匪,民国年间陕西三大土匪之一的彭源洲就曾经住在这里,向东镇巴的王三春,向西宁羌的魏辅唐,并称秦岭三匪。彭大王全盛时期,势力东到长安,包括户县、宁陕,西到太白山,暂住或常住的行宫就有五六处。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liuzhiying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72624433.html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5296374543/home?leftnav=1&wvr=5
我的新浪博客:http://i.blog.sina.com.cn/blogprofile/index.php?com=1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