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之名来源于“漠阳江”,而漠阳江起名又源于“莫阳”,阳江最早叫“莫阳”,阳江古时候属于古越,居住的多是越人。古越语中,“牛”为“莫”,(阳江如今称“牛”还叫“牛么”);“羊”越语为“阳”,和太阳的“阳”。“莫阳”就是牛羊的意思,这说明古代的阳江曾是牛羊聚居的地方,或者是牛羊集市。江边现有一村,叫牛场村。这条江在莫阳,故此叫漠阳江。中国古代地理立位,山北水南曰阴,山南水北曰阳,阳江在江之北,所以叫阳江。古代“青”、“春”谓之东,阳春在江东边,所以名叫阳春。
阳江地处广东西南沿海,扼粤西要冲。即北纬21°28'45"至22°41'02",东经111°16'35"至112 °21'51"之间,东西长112.5公里,南北距132.75公里。国土面积8005.2平方公里。2011年,阳江市人口达到325万人。阳江主要分为四大部分:江城区,阳春市,阳东县,阳西县。其中江城区61.5万人,海陵区9.26万人,高新区9.25万人,阳东县55万人,阳西县65万人,阳春市115万人,阳江人口密度约为415.5人/平方千米。
2013年,阳江地区生产总值(GDP)1040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3%、23.4%和10.1%。三大产业比例由上年同期的19.8:46.1:34.1调整为18.6:49.2:32.2。三大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5.1%、72.5%和22.4%,分别拉动阳江GDP增长0.8个百分点、11.1个百分点和3.4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4.2万元,增长14.7%。
阳江土特产以“阳江三宝”和“阳春三宝”最为著名,“阳江三宝”是指阳江豆豉、阳江小刀和阳江漆器;“阳春三宝”指阳春产的春砂仁酒、蛇鞭蛤蚧酒和三蛇酒。另外,东平虾酱、大八益智、阳春马水桔也是出名的特产。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