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就像恍若隔世的一场梦,淡淡地,在人们的心头流逝。此时,天空不再骄阳似火,而是逐渐变得凉爽起来。人在这样的天气下生活,心情自然也轻松舒畅得多。
远处的苍山仍然叠翠。山上的草木似乎要抓住这时令的起承转接,好好绿出那一年中最后的精彩。不过,时令究竟难拗,这满山的绿,也慢慢地,由鲜丽转为暗淡并复归平静,不再似往昔那般浓艳那样明亮了。当秋风兴起秋意开始弥漫的时候,在寂寥宁静的林间,这儿或那儿便偶尔可以听看到簌簌的风声过后,几片泛黄的叶子悠悠飘落。秋无语,秋只在无声召唤。
可笑的是,田野里那些连连的衰草,绿得心意仓惶,手忙脚乱,还一味缠绕在田埂上、水沟中甚至是农人耕植的庄稼或菜地里,但毕竟茂盛之势已去,景象不再风光。即使零乱的草丛中时时有蟋蟀歌唱,蚱蜢飞舞,却也难留那时令匆匆而去的脚步。因为,秋的意味已深深浸入其中!
时令至秋,天气转凉,在稻子将黄未黄的时节,农人大可松爽一段时间。因而,走在那熟悉的田间地头,农人也只是悠悠而作。他们三三两两出现在庄稼或菜地里,轻松地忙活着,一切显得那样地从容,那样地悠闲。这时候,男人通常是在田间挖沟以排水晾晒禾田或为禾苗除虫。看着庄稼一天天长势喜人,农人却不敢怠慢,而是更耐心、仔细地侍弄着庄稼,好使它真正成熟起来。否则,到头来收获的,只恐怕是那凉彻心骨的浓郁的秋意了。女的呢,自然在菜地里种上各式各样的蔬菜。萝卜、白菜、卷心菜、蒜啊、葱啊……什么也要种上一些,插满一地。这样的话,到了寒冬腊月北风呼呼大雪纷飞的时候,一家人蛰伏在屋子里才可能吃得有滋有味。常言说得好:“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但事实上,在农人看来,于收获之前,在秋意刚刚来临的时候,还是要付出一番劳作的——这样的劳作,虽然不算辛苦,但也正好为希望的到来,或者说,是为成熟的秋天,注下了绚丽多彩而又成功的一笔!
也许,秋的意味在自然万物中,是晨露的微凉,是簌簌的秋风,是一切删繁就简的寂寥。因而,几千年来皆为中国的士大夫或文人骚客黯然神伤。但只要你深入田间地头,看庄稼,看菜地,看那万千悠闲自得的劳动景象,看农人执著追求的精神风貌,那么,你终会明白,所谓“秋的意味”,定然要比你原先想象的丰富得多,也明朗得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