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第一中学7

家乡区县: 汕头市潮阳区

民国四年(1915年),在原官立东山高等小学堂校址(东山)改办,称潮阳县立中学校(亦称东山中学),县立东山中学的创办是潮阳现代中学教育的开端。改办为中学制之首任校长萧凤翥。当时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办学卓有成绩,造就了很多人才,开办14年,毕业10届学生,成为潮阳最高学府。

民国十九年(1930年),潮阳县立中学校(东山中学)改办为县立乡村师范学校。民国廿四年(1935年),改称为潮阳县立简易师范学校。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至三十年(1941年),校舍先后遭日机轰炸及日军拆毁,满目疮痍,只得暂时停办。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简易师范与城内之县立第一初级中学(原五都中学)合并为潮阳县立联合中学。

萧凤翥:(1857—1919) 创办东山中学之首任校长,潮阳著名教育家。号仙渠,县廓都(今棉城)人。幼聪慧好学,清光绪元年(1875)进县学,光绪十一年(1885)考取拨贡,光绪二十六年(1900)中恩科举人。

光绪三十年(1904)首倡将东山书院改办为官立高等小学堂,并奋力附办“师范传习所”,年余培训了各学科教师近百人,解决了废八股之后缺少师资的问题,有力地支持了县内各地小学堂的创办。光绪三十一年(1905)出任县学务公所所长。民国四年(1915)主持将东山高等小学堂改办为东山中学,诞生了潮阳第一所中学,任首任校长。东山中学开办之日,萧校长为学校撰联:“潮海当前,向学方殷,气吞重洋千百国;阳春已届,乘时培育,愿作世界第一流。”可谓办学雄心,气冲霄汉。萧校长聘任良师,治学严谨,要求学生勤学向上,为潮阳教育树立新思想,新学风。其贡献最大之处在于,在治学中时时刻刻注重对学生新思维的灌输,以科学的理念指导学生进步,于严谨中富有变革创新精神,这在当时相当保守的社会环境之下,是多么的难能可贵,行之不易。他主持东山中学四年,培养了大批人才,校绩卓著,学校成为潮阳最高学府。

民国二年(1913)被选为潮阳县议会议长,民国六年(1917)当选为中华民国国会议员。

耐轩磊园,萧凤翥创建之故居。址在县城亭脚路,清宣统元年(1909)竣工。是一处别墅式府第与园林逸趣相融合的精巧建筑。府第朱梁翠桷,右边是外书房,左边是楼座,雕栏画栋,瑰丽光彩。园中假山均以太湖石垒成,有两古榕,枝干相连,成一榕树门,堪为奇观。门匾“耐轩”系光绪戊戍科状元夏同和题书,园内名人题刻颇丰。是潮阳三大名园之。

五笔蟹宝宝(2014-12-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