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方言

家乡区县: 安徽省巢湖市

巢湖方言

噘(jue一声)人:骂人。例句:你讲就讲,拜(不要)“噘人”噢。

丧(sang四声):厉害,本事不小。例句:这小子真有好“丧”,那么高的墙头,三下二下就爬上去了。

刷(shua一声):打人,揍人的意思。例句:你要再敢动一下,我“刷”不死你。另解:吃。例句:且咯(前天)我真是没面子,带我家小二子到朋友吃饭,他就象瞅着昂地(使劲),逮到着好地一顿猛“刷”,我在桌底下用脚踢他,意思让他慢点吃,他认为我让他出劲吃,真是把我气呆这着。

时(shi二声):同义方言有:韶,韶道,时范,轻狂,山势六岗。眩耀,卖弄之意。例句:你看这家伙有两个吊钱,“时”着还得了。

涮(shua一声)尸:洗澡,涮指洗,尸指身体。例句:你个小挡炮子,天都黑哈来着,还不搞臊噢子家(ga一声)来“涮尸”。

晒( shai四声)尸:睡觉,晒指躺下,尸指身体。例句:你先家去晒尸,我再打几圈子就回去。

歇(xi入声)比:同义方言:吊着硝。无法继续完成某件事。例句:你看看,叫你不弄,你非要搞,这哈“歇比”了吧。

个照(ge一声 zhao四声):同义方言:个行。行不行,可不可以。例句:就这毫小事找你个照;你“个照”呀,你要不照(不能)我来。

入鬼(ru入声 gui三声):迷惑不解,奇怪,诧异。例句:这真有毫“入鬼”嘞,我刚才明明放在这儿的,怎么眼睛一眨就不见了。

肿颈子(zhong三声 jing三声 ze一声):同义方言(粗话):丫比捣洞。吃饭的意思。例句:你个小出烂豆子,看看好张子了(什么时间),还不回家“肿颈子”。

货干采(huo四声 gan一声 cai三声):喝干采,幸灾乐祸,惟恐天下不乱,跟后面打绕号子的意思。例句:你们拜(不要)跟后头“货干采”噢,小心没事惹身骚。

捣头光(dao三声 tou二声 guang一声):浪费,不节省。例句:那一家子拜讲了,老地小地都是“捣头光”,挣二个钱花三个钱,能不穷吗?

出花头(chu一声 hua一声 tou一声):做出意想不到的事,无事生非的意思。例句:街个(今天)没吊事就在家呆着,拜又跑到外面“出花头”,害得老子天天给人家赔礼道歉,送鸡蛋。

吊这着(diao三声 zhe一声 zhe一声):出现意外,遇到麻烦。例句:叫你不要动非不听,这下子“吊这着”吧,看你怎么收起来汤(如何解决)

娇头姿(jiao一声 tou二声 zi一声):沾不得,与人相处难以融洽的意思。例句:那个小丫头“娇头姿”,你们拜(不要)和她沾。

绝孤拐(jue一声 gu一声 guai入声):脚踝。例句:街个(今天)真倒霉,“绝孤拐”在楼梯口碰着生疼地,到这昂子(现在)还跳得得(猛烈)地疼。

夹热哄(ga一声 ruai四声 hong四声):凑热闹。例句:他们玩他们地,你拜去“夹热哄”。

毛乱添花:做事忙乱,毛手毛脚,行事出错。例句:还是你家小二子好,做事把稳把滑地,哪像我家那个出火弄烟地东西,一天到晚“毛乱添花”地,我戈黑(实在)给他气死着。

僵头拐脑(jiang一声 tou二声 guai三声 nao三声):长像不齐整,形容丑陋。例句:就他那耸样子,长着“僵头拐脑”地,还挑三捡四,五不是六不是,哪个姑娘找着他有是倒着八代霉。

肌瘦胳瓤(zi一声 sou四声 ge一声 rang入声):形容消瘦,矮小。例如:我家小三子从小就长得“肌瘦胳瓤”地,胳膊还没有锅铲把子粗。

雀黑八乌(que一声 he一声 ba一声 wu一声):同义方言:雀黑麻乌,乌七麻黑。黑漆漆,形容十分黑暗。例句:外面“雀黑八乌”地,就拜往外面跑了,在家呆呆。

抽几怪弄(chou一声 zi一声 guai四声 long四声):同义方言:入(热)锅捣灶,鸡巴啰嗦。骂骂咧咧,埋怨声不断的意思。例句:隔壁那老东西一天到晚嘴里不干不净,“抽几怪弄”地,以后拜鞑(不要理睬)他韶。

发物头子(fa一声 wuo四声 tou二声 zi一声):喜欢挑头闹事,不老实不循规。例句:他呀,那就拜讲了,是个“发物头子”,你和他沾有什么好下场。

馋七膘喝(chan二声 qie一声 biao四声 he一声):贪吃,懒做,爱占人家便宜,善于钻营饭局。例句:唉,哪个不讲嘞,我也是命苦,养了个这么个东西,一天到晚“馋七膘喝”,也没个正经事做。

钻头密缝(zou一声 tou二声 mi四声 feng四声):使出各种手段达到目的。例句:你拜(不要)整天“钻头密缝”地对鞑(对付)我,我就那毫毫钱,搞干着一家喝西北风啊。

神头鬼脸(shen二声 tou二声 gui三声 lian三声):同义方言:猴头蛇狷。机灵,活跃。例句:你看你,一时不得歇,也不晓得你一天到晚“神头鬼脸”在搞什么歇。

乌筋怪拽(wu一声 jin一声 guai四声 zhuai四声):性格乖张,行事令人生厌,一身的贱样子,说不出的味道。例句:我家那大舅老爷真是“乌筋怪拽”地,请他来吃饭,他假屁洋经地不来;我们快吃完了,他跑来了,还嫌这个嫌那个。

喜跑三圆(si三声 pao二声 san一声 suan二声):轻狂,不讨人喜欢地凑热闹,自说自话地参与别人的谈话。例句:你“喜跑三圆”地跑来干什么啊?。

拾荒倒忙(shi一声 huang一声 dao三声 mang二声):同义方言:拾比倒荒。做事慌慌张张,丟三忘四,手忙脚乱。例句:叫你早点收拾,非要临出门时才准备,你看你,“ 拾荒倒忙”地,还是把相机丟在家里了吧。

乍哄新新:比喻某人突然做出平时很少做的事来。例句:妻子对丈夫说:你少来,平时都是我送孩子,街个(今天)你“乍哄新新”送一下,又在我妈面前表功了。

敞着头搞:比喻行事大方痛快,不计较。例句:今天我老婆不在家,你们“敞着头搞”,不喝醉谁也不要走。

吃着狠人屎:比喻仗势欺人,强调个人意志凌压弱小。例句:算了,算了,别和他计较,那东西“吃着狠人屎”,你和他搞什么歇晒,人家还当你和他一瓢货,不值得。

稀里八(不)乍:同义方言:乍八乍。比喻稀少,很少去做某件事。例句:人家“稀里八乍”地到我们家来玩,你就不能态度好点,看你那一脸的“糟包子”像,真是木经腊味地,嘎黑给你气死着。

三花鼻子四花脸:比喻受气或悲伤而哭泣的神情。例句:我又没打你,哭什么歇呐,你“三花鼻子四花脸”地给谁看嘞,真是黑(活)笑话。

策干(gia平声)坏:比喻有主观意识的使坏。例句:你这个小呆怂,叫你不要和他玩,就是不听;那东西“ 策干坏”谁不知道,你能玩过他吗。

木(没)底子茅缸:比喻不节俭,不聚财,有多少吃(用)多少。例句:你真是“木(没)底子茅缸”,一个嘴咬着菩萨——吃神,大半袋子花生米被你一天就干光了,也不留点给你妹妹吃。

糊洋贴共:形容做事马马虎虎,工作标准低。原解:夏初先生在《“挟尸要价”之随想》中探寻了此句的来源,“糊洋”意为糊弄洋人,“贴共”意为帮助共产党。后被民间转为口头方言,意为行事马虎。

巢湖有些方言是读音上与白话文存在差异,比如:“且咯”是“前天”的意思,“这盎子”是“现在”、“这时候”的意思;有些是书面语转化为口头语,比如:“呱淡”是“谈心”、“聊天”的意思,“甜滋巴拉地”、“喧甜地”是“甜腻”的意思;有些是土生地土长的方言,比如:“跳枝子”是指精明能干,很会来事的意思,“达江头子”是指不听话、调皮捣蛋的意思;有些可能是出于典故,比如:“墨国”意为做事没轻重,下手很狠,不会说话,易得罪人。可能跟春秋战国时期“墨家”的行事风格有关,其首领称“矩子”,其成员到各国为官必须推行墨家主张,所得俸禄亦须向团体奉献;有些是形象比喻,比如:“淌(挡)炮子”是恶毒的骂人话,意指在战场上被子弹或炮弹击中,当了“炮灰”,此语应该始自民国时期。等等。

总之,巢湖的方言,如果细细分析,一定能找出其语言上的逻辑关系、渊源出处以及各区县、乡镇之间的差异,从而规范出巢湖方言的“音”、“字”、“义”和“释解”,可惜现在还没有一本这样的家乡方言著述面世。就是最新出版的《巢湖文化全书》(民俗卷)中,对方言也只是举凡60几条,完全不能涵盖巢湖方言全貌,且只作了简单释义和例句。有些方言的“用字”尚欠规范,有些读音还不够准确。比如:书中将“墨国”写成“木骨”(说话生硬不顾场合),我个人感觉就没有什么“可源性”,也反映不出此句的典故。再者,也不仅是表示说话生硬的意义,还包含了行为上的意义。例如:你家(ga一声)妈妈真是“墨国”(或用“墨里墨国地”),怎么把你脸都打肿了。

巢湖有些方言的读音是不符合拼音法则的,只能用拼音替代,加上声调来标注,比如:去,要读成ki,四声;例句:我们到卧牛山玩,你去(ki)不去(ki)啊。在电脑里,用拼音打ki,只有一个“怾”字,用百度查这个“怾”字,又显示是“gi”(山名:怾怛。韩国汉字)。也就是说,巢湖方言里的“去”(ki,四声)在拼音汉字里是没有的,只存在于巢湖的方言里。

久伴(2014-04-23)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