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邑名人3

家乡区县: 周口市鹿邑县

虞诩 虞诩,字升卿,东汉陈国武平(今鹿邑)人,有孝性,善谋略,为时人所称道。其祖父虞经,为郡县狱官,办案公正,存心宽厚,推己及人。每逢冬日案件上报,常因之流泪。曾说:“东海于公高筑闾门,令容驷马高车,以为子孙必有做大官的。而其子定国终于做了丞相。我决狱六十年了,虽比不上于公,也许差不多吧,子孙不一定不做九卿呢?”所以给虞诩取字叫升卿。

虞诩自幼丧父母。县里推举他为顺孙,国相十分赞赏他,想要他为吏。虞诩辞谢道:“祖母九十岁了,没有我,再无人奉养了。”国相才没有叫他去。后来祖母去世,服丧期满,被征召入太尉李修府中,任郎中。当时羌胡攻破并、凉二州,朝廷商议要放弃凉州,他建议李修反对,凉州终于得保。

虞诩因反对了邓骘的意见,邓骘兄弟就用吏法诬陷他,让他做了朝歌县长。当时朝歌贼宁季等数千人攻杀长吏,屯聚连年,州郡控制不住,一些老友都不无担心地对虞诩说:“当朝歌县长真倒霉!”虞诩笑着说:“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这是我的本分。不遇盘曲的根、错乱的节,哪能识别利器呢?”到任后去见河内太守马棱,马棱勉励他说:“你是有学问的人,应当在朝廷谋划国家大事,为什么来朝歌呢?”虞诩说:“受命的那天,不少士大夫都来慰问勉励我。我想,贼是不能有所作为的……现在,贼众正盛,不好与之争锋。兵不厌诈,希望多给兵马,不要使我有为难而已。”一上任,就募求壮士,令自掾史以下各自举报所知道的,抢劫的为上,伤人偷盗的次之,有丧服而不事家业的为下。共募得百余人,虞诩设宴招待他们,都免罪过,使他们跑入贼中,引诱贼众劫掠,并设伏兵,只等他们到来,于是杀贼数百人。又派遣会缝纫的贫民,为贼作衣,用绛缕缝在衣襟上作标记,贼出入市里的,官兵便加以捕捉。贼众因此惊骇走散,都称道虞诩神明。

后来羌人侵武都,邓太后因虞诩有将帅的谋略,升他为武都太守。赴任途中受阻,他以增灶方式迷惑羌人,终于到任。羌人率众数千,于陈仓、崤谷间截击虞诩。虞诩马上停兵不前,扬言上书请兵,等援兵到了再前进。羌人知道了,分兵抢劫他县,虞诩趁羌兵分散,日夜进发,加倍前行百余里,使吏士每人各做两灶,一天增加一倍,羌兵不敢追逼。有人问:“孙膑减灶你增灶,兵法日行不过三十里,以防不测,你现在日行二百里,为什么呢?”虞诩说:“虏兵多,我兵少。走慢了,就容易被追上,快走,虏兵就料不到了。虏兵看见我灶天天增加,定说是郡兵来接我了,人多行速,虏兵不敢追我。孙膑装自己弱,我今装着自己强,是情势不同的缘故。”到达郡里,兵不满三千,而羌兵一万多,围攻赤亭数十天。虞诩命令军中强弩不发,只悄悄发射小弩。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达到,于是集中兵力急攻。虞诩使二十强弩共射一人,射无不中,羌兵大为震惊,撤退。虞诩趁势出城追击,杀伤很多敌人。第二天,率全军从东郭门出,北郭门入,更换衣服,回转几周。羌人不知虞诩有多少兵力,更加恐惧。虞诩算准了羌兵会退,于是暗中派五百人于浅水处埋伏,等候羌兵逃走。羌兵真的大奔逃,虞诩趁机袭击,大破之,斩获很多,羌兵因此败散。南入益州,虞诩就观察地势,筑营壁一百八十所,招还流亡百姓,赈济贫民,郡里很安宁。

顺帝时历官司隶校尉、尚书仆射,纠举违法,不避权贵。为人刚直,虽三遭刑罚,终生不改。其墓在鹿邑县高集乡前楼村东北,墓冢面积4500平方米,封土堆高5米,墓室呈“中”字型,出土有陶磨、陶盆、罐、壶、五铢钱等。墓前原立有清光绪三十年(1691)“汉尚书讳诩字升卿虞公墓”碑,现存鹿邑县博物馆。其故里在鹿邑武平故城,献帝时曾封曹操为武平侯,该城位于邱集乡武平城村,现仅存东北隅一段夯筑城墙。

小魔女(2014-12-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