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刘芝迎,我为大家讲周至美景
号称"天下第一福地",是我国著名的道教胜迹,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周至县东南15公里的终南山北麓,风景幽美,依山带水,茂林修竹,绿荫蔽天,古籍赞美它:"关中河山百二,以终南为最胜;终南千峰耸翠,以楼观为最名。" 楼观台既有周秦遗迹、汉唐古迹,又有山青水绿的自然风光:古迹主要有老子说经台、尹喜观星楼、秦始皇清庙、汉武帝望仙宫、大秦寺塔以及炼丹炉、吕祖洞、上善池等60余处;自然风光以森林见长,这里山岭倚山背水,茂林修竹,融自然人文于一体,是人们避暑度假的理想之地。其中老子墓、大秦寺塔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森林公园内的楼观台是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老子李耳著书立说、传道讲经之道教发祥地,已有三千余年历史,素有“天下第一福地”、洞天之冠的美誉”,道教史称“仙都”;大秦寺是基督 教传入中国的发祥地,现有大秦寺塔等古迹;西楼观大陵山是老子修真、羽化之地,有吾老洞、老子墓等古迹;宗圣宫建于唐初,是李唐王朝奉老子为远祖,礼祭老子的宗祠。公园内计存文物古迹50余处,碑石170余通,名人诗词佳作150余篇,还有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传说。
说经台
即相传老子为尹喜授说《道德经》的地方。主要殿堂有老子祠、斗姥殿、救苦殿、灵官殿、太白殿、四圣殿、藏经楼等。进出门即是老子祠,老子在大殿中央正襟危坐,目光深邃。说经台保存古碑碣石可甚多,有唐欧阳询撰书《大唐宗圣观记碑》、宋米芾行书《天下第一山》、苏东坡行书《游楼观台题字》、元赵孟隶书《上善池》石碑等,都有很高的价值。
炼丹炉遗址
当年老子的炼丹炉遗址在炼丹峰上,一片突兀孑立的山峦中。此炉是用砖砌长的方形石室,室顶呈八棱形,象征着八卦。历尽沧桑的青石雕像已残破不全,传说老子当年就在此炼丹修道,现在仍然吸引了不少人祭拜。站在峰顶放眼望去,一马平川的关中道上,阡陌纵横。
响石
“女娲炼石曾补天,留下一块赠老聃。玉炉烧炼延年药,响壁碾出益寿丸。”
在楼观台气势雄伟,八卦悬顶,雕梁画栋的老君殿后院中间,放着一台八角形的石碾盘,看起来并没有特别的地方,可是不时招来很多的游客,把它围的水泻不通,不时地传来喷喷不休的赞美声。
说也奇怪,游人只要用手轻轻一拍,就会发出响声,音城宽广,悠扬动听,声波久久不能消失,比有些金属的乐器声音还亮,此石能发出这样的响声,的确是件怪事,难怪它这样吸引游客。
化女泉
由说经台西行1公里,有二眼古泉。直径60厘米,深2米,四季不竭,清澈甘洌,爽人沁脾,当地人视此泉为神泉,常来汲水治病。泉边道院始建于元太宗丙申年(公元1236年),今尚存清建老子享殿三楹。
相传,太上老君疑弟子徐甲俗念未了,道心不纯,在此拔吉祥草化美女以试,徐甲果然动情。老君见状,怒捣仙杖训诫。仙杖点出,有泉涌出。随后徐甲悔悟皈依。泉名“化女”,由此而来。
大秦寺
大秦寺始建于公元650年,时称景教寺,公元745年该,改名大秦寺。唐贞观年间,大秦国(古东罗马帝国)景教(基督教早期派别)经波斯(今伊朗)传入中国,受到了初唐五位皇帝的礼遇和保护,经唐王诏准,先后在长安城以及周至等地修建景教寺院,在周至修建的即为大秦寺。公元845年,唐武宗下诏废除异教,景教也被禁止。大秦寺后被佛教徒占用,明、清时禅房如林,佛事繁盛。1622年,大秦寺出土了《大秦景教寺流行中国记》碑,碑文记述了景教传入中国的始末及教义,被珍藏于西安碑林。现在大秦寺存有一座8层高的唐代古塔,建于公元781年,塔身正八角形,由于年代久远,塔身已经微微倾斜。
百竹园
对于不信道教的人来说,楼观台最吸引人的就是竹子,这里是北方竹类品种最多、纬度最高、面积最大的竹林,竹子郁郁葱葱,阳光照得竹林外面闪闪发亮,然而走进去却是不见天日,茂密的竹叶将阳光几乎全部遮住,砖路长起了青苔,远处有林中小鸟婉转的蹄声,意境深远,正是悟道修真的好地方。
系牛柏
宗圣宫遗址偏东,有一株很古老的柏树,名叫“系牛柏”,据《古楼观台志》记载,老子入关。驾车之牛,曾系在此树上。若事迹属实,则历时将近三千年。此树至今犹为苍劲,也是一个奇迹。又据记载,元朝至元戊寅(公元1278年),皇子安西王特遣人琢石牛,置于树下,以显示当年的遗迹。
法王塔
位于周至县城南15公里黑水峪黑水河畔仙游寺内,寺山环抱环境清幽。据载,塔建于隋仁寿元年(601年),砖砌,方形,八层,高约37米,底层8.7米见方,一至顶层面南辟券门,底层中为塔室,边长3米。以叠涩砖自四壁及抹角起砌作“斗八”顶,高4.38米,以上各层单壁中空。原有木梯可至顶层。塔身逐层收减,叠涩出檐,下砌作菱角牙子,其形制属楼阁式塔。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liuzhiying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72624433.html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5296374543/home?leftnav=1&wvr=5
我的新浪博客:http://i.blog.sina.com.cn/blogprofile/index.php?com=1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