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芝迎讲周至竹马

家乡区县: 西安市周至县

大家好,我是刘芝迎,我为大家讲周至竹马。

很多人都知道“青梅竹马”这个成语,白居易在《赠楚州郭使君》中就有“笑看儿童骑竹马,醉携宾客上仙州”的诗句。但是,竹马就是孩童骑着竹竿戏耍么?其实,真正的耍竹马远远没有诗句里描写的那么简单。朱家查村的老艺人告诉记者,真正的竹马是用竹篾扎成骨架,再糊上棉纸制成的马头、马身、马尾,再将孩子们套进这匹形似小马驹的竹马中,等到表演起来,锣鼓、音乐、行头、武术动作一样都不少。

在朱家查村,竹马就是在春节中表演的阵列儿童舞蹈。这一民间艺术形式从清代乾隆年间兴起,至今已经流传了300余年。记者看到,村里大操场上聚集了锣鼓队、竹马队和许多看客。竹马队的孩子们有十余个,平均年龄只有七八岁。村里老人忙着给孩子们戴头冠、套竹马、插彩旗。娃娃们经过一番细心的装扮,似乎变成了戏台上、古战场里策马扬鞭的军士。只见他们戴着头冠,背上插满彩旗,身挂马铃、手拿彩鞭,将身子套在竹篾和纸糊的竹马里,跟随着引马人开始“排兵布阵”,马尾随风摆动,煞是逼真。

村里的老人告诉记者,朱家查竹马套路多花样繁,有三齐王乱点兵、凤凰展翅、双引马等十几个名目。在隆隆的战鼓和军号声中,只见“马娃”被“引马人”引领着,灵活自如地迅速跑出各种队形。演出高潮时鼓声急促、跑马场里彩旗翻飞,烟雾缭绕,纵横交错,呈现出一幅两军对阵的激烈场面。

据村里老者介绍,相传清乾隆年间,村中的武术爱好者组织编排了跑竹马这一民间文化活动,来纪念很久以前的三位民族英雄。随后,又在跑竹马的基础上增加了放礼花、跑旱船等表演艺术,取名朱家查竹马会。

相对于耍竹马的激烈酣畅,别具一格的朱家查旱船就显得婉约多了。在关中乡间,跑旱船深受百姓的喜欢,和其他地区的旱船相比,朱家查村的旱船有一个隐秘的机关,能使彩船在行进过程中旋转,令人称奇。

随意走进一些村民家,看到很多家庭都正忙着扎纸花、做剪纸,经过装扮的旱船形似彩亭,富丽堂皇。令人称奇的是,朱家查村旱船暗藏机关能转360度,但驾船者却永远面朝前方,像大海航行中的定向指南,而且,旱船还能起落自如。为什么旱船可以旋转?运来,这里面藏着个机关,但这机关在什么位置,为什么能使船转人不转,却是个谜团。

知情的村民说,这种诀窍自古来极少外传,早年村里每逢扎旱船时,都会先请一帮壮劳力守护在门外,就是为了防止外人将这绝技偷学了去。目前,老艺人们都相继去世了,村里仅有78岁的张耀德老人一人知道制作机关的诀窍。

可喜的是,从正月初一至十五,朱家查的老少艺人们将来到西安,为市民展现古老竹马和独特旱船的艺术魅力。村民赵师傅感慨地说:“有好些年都没耍过竹马旱船了,总是让人觉得缺点啥。村民们一年忙到头也不聚在一起,人心就散了。今年大家都聚在一起为竹马旱船出力,这不但热闹,村里也显得更有凝聚力了。”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ww.wm23.cn/liuzhiying
我的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72624433.html
我的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5296374543/home?leftnav=1&wvr=5
我的新浪博客:http://i.blog.sina.com.cn/blogprofile/index.php?com=1

刘芝迎(2014-12-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