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津桥铁牛与铁人未被发掘出土之前,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曾论断说:“浮桥地锚中以蒲津桥的铁牛锚最为著名”。1989年7月31日,埋没在地下的铁牛出土问世。面对体阔腰圆、威武雄壮、造型精美、完好无缺的稀世国宝,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英国剑桥大学《二十世纪世界建筑》特约作者唐寰澄十分激动,在向国外宣传报导时,他指出:“这不同于扬军阵、耀帝威的秦兵马俑,亦不同于宣佛法、炫珍宝的释伽舍利,也不同于讲五行、为厌胜的镇水石犀。这是一个具体的工程建设,是中国劳动人民对世界桥梁、冶金雕塑事业的贡献,是世界桥梁历史上唯我独尊的永世无价之宝。”
蒲津桥的地锚,为何选用铁牛而为之呢?牛,几千年前就进入华夏民族的生产和生活中,《易经》中说:牛象坤,坤为土,土胜水”。所以我们的先祖选用气吞山河的铁牛作河桥的地锚,有牛,当然要有牵牛人,有人策牛,牛才会更有力气。
现已出土的四尊铁牛,都是头向西、尾向东,皆为伏卧,各铸2.3米的长方铁板上每尊铁牛都是膘肥体壮,肌肉隆起,圆目怒视,竖耳聆听,尾贴后股各向下,肩负桥梁的重任。每尊牛下有六根大铁柱,入地丈余,坚固不拔。 四尊铁人紧挨着铁牛。
经过仪器测量,铁器群的用铁总量在800吨,占当时产铁量的4/5,当今中国是世界上的产铁大国,假如现在中国用铁量的1/3来建一座桥,又是多么骇人听闻的数字。而这恰恰是唐朝的事实,一座彩虹一般的蒲津桥。
门票价格:40元,持运城当地身份证(户口)可享受50%优惠
乘车线路:在市内乘坐2路公交车到达普救寺,然后在普救寺广场旁坐公交车直达黄河铁牛(或在普救寺广场旁做私人面包车到达黄河铁牛,一般每人收费5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