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让你了解英德的擂茶粥

家乡区县: 广东省英德市

擂茶粥是广东英德农村地区的传统食品,“长相兀突,味道佳美”,“碗碗生津,匙匙养神”,是对英德风味擂茶粥最恰当的描述。擂茶粥是英德农村基础最深,受众最广的特色饮食,其中又以大洞、五角、九龙、沙坝、水边、西牛、石灰铺、连江口、黎溪等小北江沿岸或相关支流为集中区域。

提起擂茶粥的来历,有许多优美有趣的传说,大致有三个版本。
版本一:
东汉传说,主人公是伏波将军马援。他率军南征,恰遇天气炎热,瘴气弥漫,瘟疫肆虐,数百将士染病倒下。正在将军苦思良策以图应对时,当地一位老妪为部队的纪律严明,行为端正所感动,主动献出秘方“三生汤”给将士治病。老妪把生茶叶、生米、生姜等放在牙盆里,用山苍树把它们擂成糊状,然后用沸水冲制成汤让将士服用。说有多神奇就有多神奇,将士们饮用了这种“三生汤”后,有病的迅速痊愈,无病的也可抵御传染。由于此物带有发散、消滞、清热的作用,取得治病防病的效果,一传十十传百,广泛流传开来。将士们为感怀老妪救命恩德,命名“擂茶汤”。当地老百姓也仿吃之,并演变成擂茶粥。
版本二:
三国故事,主人公是刘备。他与曹操交战,因久旱酷暑,营中瘟疫横扫,刘备的军队吃了当地人做的擂茶粥后治好了疫病打了胜仗。
版本三:
北宋传说。主人公却是名声不太好的潘仁美。他奉宋太宗之命征服南汉王朝,到了南方水土不服,士兵们上吐下泻病情严重,当地一老妇同样炮制擂茶粥帮助士兵治愈。
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时期,英德游击队的队医就曾经采用擂茶粥食疗法为战士疗伤。

顾名思义,擂茶粥是用陶制器具将山茶叶磨成粉末状,再用冷开水、花生油调成浆,后用白粥调制的一种粥。由此可见,它的制作过程技术含量很高。
1. 把米洗干净,放入水,两片姜,一小片果皮,大火煮开,小火煲熟
2. .把砂盆和擂茶棍洗干净,用开水烫一下
3. 砂盆里放入油和盐擂茶粥气味芬芳,
4. 加入姜和茶叶
5. 再加入茴香籽
6. 用擂茶棍把所有的材料擂碎
7. 加入花生
8. 用擂茶棍把花生压碎
9. 擂好的配料,压好的花生
10. 把煲好的粥倒进盆里
11. 把粥拌匀即可
12. 装到碗就可以吃了!
除具有食用价值外,其保健价值不可小视。其选用的茶叶、生姜、小葫、八角、陈璘皮、茴香等材料,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中茶叶有分解脂肪、帮助消化的效能,具有提神、解酒、利尿强心、养目保齿、杀菌、消炎等功效;生姜具有驱寒、和胃、健脾的作用;沙仁、小葫、八角、果皮、茴香等具有化气、消滞、暖胃的作用。所以食用这些材料制成的擂茶粥可以改善人们的体质,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呵呵MLGB(2014-12-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