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上海闸北区沪太路1170弄龙潭小区,一座小型花园,格外引人注目。金橘、桃树、梨树,以及各色花草点缀其间。若不是有标志牌提示,外来的人很难将这眼前景象与公共厕所联系到一起。其实在花园的后面,就是李影曾经管理了5年的小区29号公厕——也就是传说中“全上海最好的厕所”。
如果有人告诉你李影的中饭、晚饭是在公共厕所的门厅里吃的,你也许会觉得不能接受,但这是事实。对李影来说,在门厅吃饭一半是“没办法”,因不能离开工作岗位;一半则是“没关系”,这里非常干净。这也许就是李影来到这个公厕发生的变化。身处李影管理的厕所,闻不到一点异味,到处是淡淡的檀香味。
如何保持完全无异味?李影的经验是要把墙角、地面、蹲位、挡板全都擦干净。“擦”的工具是手套加毛巾,因为不这样,不能照顾到每个细节。普通公厕,用樟脑球掩盖这股味道,李影为了不让第二天开门产生异味,每晚关门后,就把门一关,埋头冲刷。李影创造的“跟踪式”保洁方式已经成了灵石公司公厕管理服务的一大特色。但这样的保洁方式劳动强度大,一天下来相当于走了数千米的路程。
李影说:“要保持这里没有异味,除了勤快点随时保洁,没有其它办法,累一点也值得。”
“一开始刚来的时候好像感觉有点别扭,后来做得时间长了也习惯了。”慢慢地,她便把厕所当作自己的家来经营,她从早上五点开门,到晚上10点钟关门,一天要在厕所里工作17个小时。
为了方便附近的居民和用厕人员去关心一下新闻,关心一下国家大事,她在厕所里设置了书报架,为了防止居民发生意外,她在厕所放置了医药箱……善良、热情的李影是一个有心人,她做事细心、处处为他人着想,李影把这份心思也完完全全的用在了她所热爱的工作上了。
龙潭公厕在李影的打理下,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公厕外墙多了一个“残疾人专用设施”的醒目标志,一条残疾人通道,被铺上了红色的防滑垫;厕所门口多了一条休息长椅,是李影和爱人一起用拣来的废旧长椅,经过修缮成了既干净又舒适的座椅,这样,就能让老年人用完厕后歇歇脚……
龙潭公厕实行社会尊老一条龙服务,70岁以上老年人上厕所都是免费的,李影对老年人的服务也是坚持做到热情主动,凡是老人上厕所,她都会上前主动问一声、搀一把、送一程。对于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就更加主动地提供帮助。
小区有一个残疾人,一到雨雪天,原来的小路上都是泥水,老人坐着轮椅从家里出门上厕所就变得很不方便,于是她动员爱人帮忙,找来沙石方砖,铺设起了一条方砖小道直通老人家门口。谈起李影,这位残疾老人朱祖康抑制不住自己激动的情绪:“不是光铺路,我家里有什么困难,要大扫除啊要做什么啊,什么东西坏了,一叫她马上就来,就是不叫,她看见了也会来帮忙,就像自己家的孩子。”
“她自己戴手套天天晚上擦,不是一天两天,她来了这么几年,天天这么擦,人家讲做好事一天两天是容易的,长期这样子是不容易的。”一位小区的居民这样评价李影。
上海闸环灵石环境卫生工程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张根荣在接受电话采访时由衷地感慨:“多年来,李影虽然只是做了些点点滴滴的小事,但是她很用心地去做,因为这些小事平常每一个人都能做得到的,但是可能其他人都没想到,但是她很用心的去做了。现在整个上海市的环卫行业已经进行‘李影式公厕’推广。李影既是你们丰县人的光荣,也是我们上海人的光荣。”
彩虹总在风雨后。2007年3月,当地居民群众联名向公司致函,对她的服务工作进行了肯定和表扬,该公厕荣获2006年度闸北区市容局十佳文明窗口称号。2007年5月新民晚报社接到群众热线电话后,对李影的先进事迹进行了新闻报道,同年9月,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又对李影进行了专题采访报道,李影的事迹感动了整个上海,而她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农民工和上海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受到了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2009年6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她成为闸北首个转为上海户籍的农民工。
如今,李影成了上海人又成了名人,她的岗位也由一线保洁变成了监督,她带领着手下的11名员工继续工作在保洁战线上。她和爱人梁明、女儿梁锶维一家生活其乐融融。但接踵而来的荣誉还是让她有点不适应,她说:“我担当不起这些荣誉。我还是喜欢以前默默无闻的我。”
我的家乡: http://www.wutongzi.com/kan/jiangsu/xvzhou_fengxian.html
我的能力秀主页: http://abc.wm23.com/ljmwq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