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建设圣地延安、生态延安、幸福延安

家乡区县: 延安市宝塔区

一是经济总量不断扩大,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五年来,全市生产总值相继突破500、600、700、800亿元大关,预计今年可达1100亿元,人均7940美元,位居全省第二。财政总收入39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2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投资地产2818亿元。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较2006年翻了一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41元,五年净增1224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466元,五年净增4005元。6个县(区)跨入陕西十强县。

二是依托特色资源禀赋,优势产业持续发展。认真实施“能源化工强市、绿色产业富民、红色旅游兴业”三大战略,油、煤产量稳步增加,能源工业初具规模,工业增加值占到地区生产总值的66.2%。苹果、红枣、核桃、养殖、大棚蔬菜等特色产业持续发展,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56.2%。文化旅游产业方兴未艾,整修了枣园、杨家岭等13处革命旧址,建成了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黄帝陵、黄河壶口瀑布等景区环境得到改善,旅游产业持续升温,有力地带动了第三产业的较快发展。今年,来延安旅游的人数达205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110亿元,均较2006年翻了两番。

三是基础设施明显改善,城乡面貌深刻变化。交通事业快速发展,新开了延安至上海等地的航班,完成了延安机场试验段建设;延安新火车站、包西铁路复线建成投用,西延动车即将开通;青兰高速延安段建成,延(安)吴(起)、延(安)延(川)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县县通二级路、乡镇通油路、行政村通公路的目标全面实现。水利建设力度加大,南沟门水库、黄河引水、延长安沟水库等重点工程相继开工,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农村安全饮水。延安中心城市、县城、重点镇和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四是以人为本、关注民生,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民生八大工程”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坚持购买公益性岗位与促进创业相结合,着力消除零就业家庭;率先在全省实现免费义务教育,吴起、志丹等9个县(区)“双高普九”达标,延川、宝塔区建成省级教育强县,职业技术教育快速发展;全面推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率先在全省建立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制度,保障性住房建设稳步推进,扶贫攻坚力度持续加大,群众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宣传思想工作成效显著,营造了团结稳定、积极向上的舆论氛围;深入推进平安延安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连续五年实现信访“一控制、两下降”目标,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五是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巩固,生态环境显著改善。牢记胡锦涛总书记“坚持不懈、巩固成果”的嘱托,退耕还林累计达到900多万亩,延安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第一市。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点绿化城镇、村庄、河流沿岸、公路沿线,森林覆盖率达到45.4%。深入开展节能减排、污染治理,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污染物排放率连年达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六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党的建设取得新成就。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制度、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安塞县被确定为全国第一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试点县和胡锦涛总书记的联系点。2008年10月,胡锦涛总书记亲临延安视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先后8次作出重要批示,极大地鼓舞了全市党员和干部群众推动科学发展的热情和干劲,党员承诺制、党员中心户制度以及“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等做法在全国推广。“创先争优”活动深入推进,各行各业涌现出了一批先进典型。开展了“学理论、找差距、求创新”、“学党章、讲党性,弘扬延安精神,推动科学发展”等主题教育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干部的思想解放和作风转变。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着力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力和满意度,圆满完成了县乡党委换届。深入开展“筑防线、保廉洁、树形象”作风建设主题教育活动,全面推行问责问廉问效、面对面三公开、信访听证终结等创新制度,构建了具有延安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广大党员干部大力弘扬延安精神,践行宗旨,扎实工作,展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投融资体制、医疗卫生等方面改革,完成了市县政府机构、撤乡并镇、粮食流通、食品药品、文化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效。人大、政府、政协工作得到加强;工青妇等群众团体和民族宗教、对台侨务等部门积极履行职能,充分发挥作用;中省驻延单位各司其职,支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驻延部队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深入推进,我市六次蝉联“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sogerdm(2014-12-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