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县委书记的县城改革发展之路
陈阳式的改革,在今天已不可能重现,但许志晖们面临的难题可能更加复杂。个是广东韶关市翁源县,一个是广东惠州市龙门县,如果说有共同点的话,即都是山区县,经济曾经比较落后。本刊记者采访了上世纪90年代初曾经担任过翁源县委书记的陈阳和现任的龙门县委书记许志晖。两相对比之下,同样的词汇比如“发展”,在他们主政下的内涵是不一样的。现任县委书记面临的一些压力比如“维稳”,其挑战性和上世纪90年代冲破旧体制、旧观念的改革相比,也很难简单一较高下。至于县委书记的权力有何变化,在一些执政细节中反而体现得最为明显。在上世纪90年代,一个县委书记变得广为人知,一般是被立为典型或被杀鸡傲猴了;在这个年代,一个县委书记变得广为人知,一般是做出格了或做糟糕了。但广为人知的毕竟是少数,更多县委书记的名字并没有留在新闻报道或社会舆论中,只是留在了当地老百姓的记忆中。“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陈阳和许志晖都曾多次提到这句话。撇除外界对县委书记的种种批评,不应否认,在...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 《南风窗》2011年02期
《政府法制》2011年01期政府法制
三地试点削权“县委书记”
一些地方县委书记滥用职权的现象,将得到规范。“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要按照党内有关法规文件,明确划分县党代会,县委全委会、常委会及其成员,县委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权限,编制职权目录,尤其要加强对县委书记职权的规范。”最近,中纪委、中组部联合出台《关于开展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如是要求。此前,中纪委、中组部曾在部分地方试点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试点。根据《意见》,该试点将正式面向全国铺开。县级政权是离基层最近的政权。不难发现,从推行县委书记任职培训班,到开展县权公开试点,中组部加强基层执政能力动作频频,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或成为下一阶段中组部的工作重点。无独有偶。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此前表示,县委书记“权力大、责任大、影响大,要实施重点管理”。三地试点:削权“县委书记”在《意见》出台前,中纪委、中组部曾选定河北成安、江苏睢宁、成都武侯三地先行试点县权公开,而《意见》的主要内容,也基本涵盖了三地之前... (本文共1页) 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 《政府法制》2011年01期
《决策》2011年01期决策
一位县委书记的大实话
县官们的“三个负责”县的权力既大又小。所谓大,是说涵盖面宽,机动性大,大部分公共事务可以在县域范围内得到处理,也可以说“非规施政”的空间比较大。所谓小,是说各项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解释权控制在上级业务部门手中,改革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县在法定的权限内,无法解决,即“合法权力”相对小。要办成一件事或者平息某些不容拖延的社会矛盾,有时需要一次次地“跑部进省”,八方“朝拜”;有时需要先斩后奏或斩而不奏;有时则需要打政策法律的“擦边球”,甚至不得不“闯红灯”“、越红线”。所以“,行无定则”成为普遍现象。实际上,人们对党政官员的评价,经常使用相互矛盾的多重价值标准,一方面赞扬清正廉洁、循规蹈矩的好干部,同时,又佩服善于“跑部钱进”的能人。县领导在考虑和设计主政目标,特别是围绕既定目标处理各类公务过程中,要自觉或不自觉地进行收益与成本的测度。这种测度类似于企业“损益平衡点”的测算,但没有固定的公式。之所以强调处理好对上负责和对下负责的关系,是... (本文共2页) 阅读全文>>
权威出处: 《决策》2011年01期
《领导文萃》2011年06期领导文萃
透视县委书记生态“三多三累”加“三陪”
身心疲惫盼理解河南一位县委书记给记者画了一幅“双三角形对顶图”,显示他所理解的县委书记所处的政治生态环境:一个倒置的大三角形压着一个正放的小三角形,形成倒压对顶之势。他说,上面倒置的大三角形就像县以上的各级权力机构,下面正放的一个小三角形就是县级政权机构,县委书记恰恰处在两个三角形尖儿上。上级层层压担子、派任务,最终都落在县一级,但县里资源有限、回旋余地有限。把这个图倒过来,立时变成上小下大,又恰似县级政权和群众的关系,一方面新时期群众期望值高、诉求多;另一方面,县级权力机构解决问题的能力有限。县委书记处于两个三角形的“上压下顶”之中,困扰多、困惑大,一些县委书记梳理出他们的四大困扰。2011.3◆下◆领导文萃一是很大精力用在协调沟通各种关系上,每年参加会议、应付检查指导的时间就占三分之一,难以深入到基层研究问题。有些县委书记戏称自己是“三陪”书记:整天陪着上级领导检查工作、陪着汇报工作、陪着喝酒吃饭。二是有些部门权力化、权力利... (本文共3页) 阅读全文>>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