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嘉胤纪念馆坐落于宗常山真武庙内,而真武庙又位于宗常山顶,环顾四周,群山环绕,松柏成林。向东方远眺,还可以看到九曲黄河在座座山峦间蜿蜒而过,寺院虽并不大,却十分精巧。整个寺院布局整齐,结构玲珑,错落有致,
工艺精巧,树木掩映。
王嘉胤是府谷县黄甫镇宽坪村人,万历二十八年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家,万历后期,明王朝为了与辽东作战不断加重赋税,百姓苦不堪言,加上灾荒频繁,王嘉胤的父母相继离开人世,他只好以给地主揽工放羊为生。
崇祯元年(1628),因年荒乏食,王嘉胤会同吴延贵、杨六郎等组织当地大批灾民揭竿而起,公开打富济贫,与官兵相抗,从而揭开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序幕。王嘉胤起义后,陕北各州县纷纷揭竿而起。高迎祥、王自用、张献忠、李自
成等带领人马主动投入他的麾下,革命烽火很快燃遍了陕西各地,并蔓延到晋、宁、甘三省。起义后,王嘉胤带领部下纵横陕西、据守府谷、进据河曲,广泛团结农民起义军,运用灵活的战略技术,一直坚持战斗到最后。明朝兵部尚书洪
承畴率领的明军主力也曾败在他手下。
据记载,崇祯四年,王嘉胤死于他的妻弟张立位和同族兄弟王国忠之手,时年40余岁。
王嘉胤揭竿而起,为后来农民领袖的承前启后和明末农民革命战争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将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全部献给了革命事业,将他的生命和热血洒在了陕北这片热土上。王嘉胤纪念馆内的仿真铜像矗立在纪念馆正中,身材魁梧,英姿飒爽,馆内壁上,五十四幅壁画完整地向群众展示了明末农民起义的发起人和先期领导人王嘉胤的历史功绩。王嘉胤纪念馆是府谷县第一次专门为名人设馆。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真武庙内的另一处奇景,就是院内西墙边有一棵死而复生的千年古槐。俗话说,“千年的松,万年的柏,不如老槐歇一歇”,松树能活1000年,柏树能活1万年,而老槐树歇一歇脚的时间就是1000年、1万年,比喻老槐树生命力顽强。传说,这棵千年古槐曾因干枯又遭雷劈,树干断裂,剩余不到两米高的树干中也成空洞,看起来已经死亡,谁知道几年后,根部又长出了新的枝干。如今,这枝干也已经长成一棵新的参天大树。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