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镇里的“母亲水窖”

家乡区县: 陕西省镇安县

镇安西口回族镇北阳山因岩石地貌缘故严重缺水,群众挑水得去四、五里甚至十几里外的深沟,挑一担水往返需要几个小时。男人下地干活,女人便承担了艰辛的挑水任务。洗件衣服只能等待下雨天接些雨水,洗脸也只能是含上一口水喷在手上往脸上擦一把。日前,笔者和西口回族镇水保站老吴,陪5位大学生社科考察组来到北阳山中的清泉村,看到了家家户户有了水窖给他们带来的幸福。
走进一户院落,老吴朝屋檐下一位个头不高的女人叫了一声“大嫂”说,这是省上大学生社科考察组的学生,专门看你家的水窖来了。她叫张兰英,是上世纪60年代响应国家的号召,从武汉到新疆支边的知青,还是清泉村一位赴朝鲜作战负伤的军人之妻。40多年前,在新疆戈壁滩听说丈夫故乡陕南镇安清泉村,就感到那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于是,她随着精简回乡的丈夫带着儿女回到了清泉村。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张兰英尽管穿着用担来的泉水洗干净的衣服回到武汉,但她的姐妹见了她的模样,还是哭得泪流满面,直劝她回去生活。大学生指着院子里的水窖说,张大妈,现在水窖修成了,里边蓄上水了,武汉的亲戚再让您回去,你回不回?她脸上露出了笑容说,我不回去,再不用肩膀担水了,拧开水龙头就可以接水做饭、洗衣服、洗澡,我还回去干什么?
我们陪同这些大学生走出清泉村,一大群孩子尾随我们出了村。金黄色的阳光像金丝一样披在他们五颜六色的身上,就像一簇簇金色的鲜花,映衬着周围的黄土山崖。我蹲下身子问穿白色绒毛大衣的小女孩,谁给买的大衣?她说:“我妈!我家有了水窖,日子好过了,我妈就进城给我买了大衣。”
据了解,从上世纪末开始,国家下决心给北阳山群众解决生活用水问题,逐年下拨资金,整村解决,帮助每户人家都建一口蓄水窑和一处集水场,然后统一配装提水设施和自来水龙头,保证日常用水。在西口回族镇,回汉族群众把这项工程称为回族镇里的“母亲水窖”。

sweetyy(2014-12-01)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