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才(606—665),唐代哲学家、唯物主义思想家、无神论者、音乐家,是位多才多艺的学者、自然科学家。他出身于寒微的庶族家庭,从小好学,是一位未经名师传授,自学成才的思想家、学者。兴趣爱好广泛,通晓《六经》、天文、地理、医药、制图、军事、历史、文学、逻辑学、哲学乃至阴阳五行、龟蓍、历算、象戏等,尤长于乐律,而且大都有专门著作和创造。因其学识渊博、博才多能而逐渐知名。唐初的一些名臣官僚如魏征、王珪等都十分赞赏他的“学术之妙”。30岁时,由温彦博、魏征等人推荐给唐太宗进入弘文馆,官居太常博士,太常丞,太子司更大夫。 他曾因职务关系曾参加了许多官方编辑、修订图书的工作,也有不少自己的著作,内容涉及音乐、天文、历数、地理、军事、历史、佛学、医药等众多领域。吕才的成绩是多方面的,但是他的著作几乎全部失传,至今保存下来的仅有8篇残篇、5000余字,从中已经无法了解吕才思想和学术的全貌。
主要成就
无神论思想
吕才的博学多能,最难能可贵的是具有无神论思想。这一思想集中反映到他所奉命刊正削存的阴阳书中。 在战国时期形成的阴阳五行学派,以阴阳五行观念为基础,掺杂一些宗教、巫术和迷信,用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而形成了唯心论与神学的思想体系。传世的阴阳书,荒诞怪迂,甚至连唐太宗也不能容忍,称所传阴阳书“多谬伪浅恶,世益拘畏”,于是命吕才及宿学老师“删落烦讹,掇可用者”。 在刊正阴阳书的过程中,吕才“于持议儒而不俚,以经谊推处其验术,诸家共诃短之,又举世相惑以祸福,终莫悟云”。吕才的无神论思想虽属于儒家思想范畴,但并不拘泥,“以经谊推处其验术”,他批驳了阴阳书中的宗教迷信,用儒家思想创立了一种无神论体系。 尽管吕才刊正削存的百余卷阴阳书得到了唐太宗的认可,并诏颁天下,但该书绝大部分已经佚失,现仅存《叙宅经》、《叙禄命》及《叙葬书》三篇残文。 在《叙宅经》篇中,吕才首先援引《易经》说:“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以宫室盖取诸《大壮》。”至殷、周时,始有卜宅以定吉凶的说法。师巫“更加五姓之说”。五姓是指宫、商、角、徵、羽等,认为“天下万物,悉配属之,行事吉凶,以此为法”。可见,《宅经》的有神论思想在于“五姓之说”。因此,吕才重点揭露与批判了五姓之说的虚妄。 首先,吕才指出五姓“配属”方法是自相矛盾的。他说:“至如张、王等为商、武,庾等为羽,欲以同韵相求;及其以柳姓为宫,以赵姓为角,又非四声相管。其间亦有同是一姓,分属宫商,后有复姓数字,徵羽不别。”他从矛盾律原理出发,指出“五姓之说”违背了逻辑规律,难以自圆其说。其次,他稽考经典,古代本无五姓之说,诸阴阳书,也无此语,“直是野俗口传,竟无所出之处”。指出乃“近代师巫”的无知妄说,不足为训。最后,他从姓氏起源来考察,指出五姓之说的荒诞不经。
佛学论战
他对佛学中的一些问题也有过独立的研究,与僧众们有过激烈的论争,并引起唐高宗的关注。他与一些僧人学士还到慈恩寺玄奘面前相辩难对定,这场争论内容已不能尽知,但这场争论上至朝廷公卿、下至街巷百姓无不知晓,可见当时影响之大。
哲学成就
吕才在哲学方面具有鲜明的唯物主义思想。主要观点有4: 一、“极微”是世界本原。“极微”即物质实在。他认为,有行的万物都是产生于无形的元气; 二、义理产生于实录。他认为,客观事物的规律多生于具体事物中,理论来源于实践; 三、刚柔相济的矛盾发展观。他认为,物质世界发展变化的原因,在于物质世界内部阴阳两种对立力量的矛盾运动; 四、反对生而知之的先天认识论,把学习当作取得知识的唯一途径,并身体力行。
音乐成就
吕才在乐律方面的成就尤为人称道。贞观初年(626年),他奉太宗御诏参论乐事。此后,每逢太宗宴代从臣、赏赐闾里、赋诗抒怀之时,即命吕才依诗谱曲编舞。贞观六年(632年),吕才相继创作并谱曲《功成庆善舞》(后更名为《九功舞》)、《七德舞》(后更名为《秦王破阵乐》),之后又创作了《上元舞》。不久即传到日本、印度等国,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至今,齐鲁乐团、陕西省歌舞剧院以及日本的艺术团体,仍在演奏《秦王破阵乐》和《唐代乐舞》。 千余年来,吕才及其《秦王破阵乐》等歌舞曲,一直受到史学界、音乐界的重视,《旧唐书》、《新唐书》及现今出版的《中国历代名人辞典》、《中国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都为其列传,山东省社会科学院将其列入《齐鲁文化六十名人》之一。
合婚法
合婚之说在命相学中起源稍晚,唐代以前没有此说。魏晋以后西方异族大量进入中原,到了唐代,异族向唐王室及大臣们求婚者很多,于是唐太宗命吕才造了一个合婚表,用来堵住大批异族人的嘴,减少与他们的通婚。所以唐朝这个吕才合婚法,人称为《减蛮经》。
现存著作
吕才一生著书很多,他出自儒家,而又不完全泥于儒家,其学术思想具有“以百姓心为心的”“异端”性质,“诸家共诃短之”(《新唐书》本传)。正因为如此,吕才的著述大都难容于世,大部散失,仅存的有:载于《旧唐书》本传中的《叙宅经》、《叙禄命》、《叙藏书》,以及《全唐书》辑录的《进大义婚书表》、《进白雪歌奏》、《议僧道不应拜俗状》、《因明注解之破译图序》(载于《大藏经》中)、《东皋子后序》等五篇著作。
博客:http://i.blog.sina.com.cn/blogprofile/index.php?atten=1
微博:http://weibo.com/3824130909/profile?topnav=1&wvr=6
能力秀:http://wm23.cn/huihui1025
梧桐子:http://www.wutongzi.com/uc/93034852.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